“徐晉哥哥,真是多謝你了。”嫣然吃完,起身向徐晉屈膝道謝。
“小姐不用多禮,”徐晉慌忙起身,臉不自覺地又紅了,“我自幼就在山林打獵,區區小事,小事……”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啊。”惠澤看著有些語塞的徐晉,打趣的幫他把話說完。
楊白華見狀哈哈大笑,楊夫人也掩嘴低笑。這下弄得徐晉更是手足無措,呆立在那裡。惠澤也嘻嘻笑著,扯住徐晉的衣袖,拉他坐下,才算給他解了圍。
“以後你們都繼續趕路,我還是去打獵,還能用獵物找村民換些糧食來。”徐晉竭力想緩解自己的尷尬。
“那就有勞小兄弟了。”楊夫人微笑著欠身點頭致謝,那笑容讓徐晉感到安心了不少。
吃飽喝足過後,徐晉一臉認真的對楊白華說道,“楊大哥,你武藝高強,小弟也是習武之人,能否請你指導一番啊?”
“指導不敢當,我也只是經驗相較你們豐富一些,我可以把這些經驗分享給你們。”
“太好了!”一旁的惠澤跳了起來,“小僧早就想說這事了,卻一直未敢開口。既然晉已經說了,那小僧也要加入,有楊大哥指導,我的棍法肯定會精進啊!”
“兩位小兄弟抬舉楊某了,咱們互相切磋,交流心得……”
楊白華的話還沒說完,被徐晉迫不及待的打斷,“楊大哥,咱們不說這些客套話了,直接就開始吧!”
幾場秋雨過後,天氣越發轉涼了。落葉飄零,秋草漸黃,天地之間一片蕭瑟。
楊白華一行好不容易找到一艘大船,載著車架馬匹渡過了淮水。
即使再次踏上堅實的陸地,徐晉和惠澤依然在暈浪的痛苦之中掙扎。
“啊,我再也不想坐船了!”徐晉抱怨著,“當初渡大河,我就暈得不省人事,太難受了!”
“可不是嘛,”惠澤附和著,“小僧雖然跟師傅乘過幾次船,但這滋味實在是,永遠不想再乘船了……”
“沒辦法,咱們要過淮水。”楊白華笑著說,“過了淮水,就快到南梁的地界了。”
“終於要到了啊!”聽到這話,徐晉稍微振作了些精神。
“南梁的國土應該也不小吧,咱們到了南梁,舉目無親的,又該去哪裡落腳呢?”惠澤有些擔憂的問道。
“去建康!那裡是南梁都城,據說很是繁華,我有故交在南梁朝廷為官,咱們可以先投奔他,然後再做打算。”
“哇!楊大哥,你居然還認識南梁的官員,人面真是廣啊,這樣咱們就沒啥好擔憂的了。”徐晉語氣中滿是敬佩。
“哪裡,我這故交也是前些年因為一些變故,被迫逃亡,投奔南梁,他原本可是大魏的宗親哦。”
“皇室宗親居然也要逃亡?”徐晉和惠澤都是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世間的事,哪有想的那樣簡單,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而已……”楊白華略微沉吟了一會,抬起頭來對二人說道,“咱們要到建康,還要再乘船渡江,你倆可要做好心理準備哦。”
渡過滾滾大江,沿著寬闊平坦的大道,遠處的建康城已經能印入眾人的眼中。
湛藍的清空讓人心曠神怡,朵朵白雲閒適的徜徉於這片蔚藍之中,偶爾會有南歸的候鳥從頭頂飛過,發出陣陣鳴叫,彷彿也在為抵達了可以越冬的南方而歡欣鼓舞。
越接近建康城,便越發能感覺到一片繁盛的氣息。
即使還在城外郊區,道路上行人馬車也是絡繹不絕,兩旁還有許多小小的茶鋪,為歇腳的行人客商們提供茶水點心。
馬兒一路邁著輕快的步伐,穿過南籬門,進到了建康城中。
南北連年的相互征伐,對建康而言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這裡儼然就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石板鋪設的街道平整寬闊,從南籬門一直向北筆直延伸。沿街兩側整齊的栽種著一株株楓樹,秋色將樹冠染得一片嫣紅,不時飄落的紅葉紛紛揚揚,與清爽的秋風酬唱,將一片溫婉唯美烙入人心。
街道兩旁商肆林立,五顏六色的各式店幌迎風招展,誇耀著這裡興隆的商氣。街道上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徐晉和惠澤目不暇接,完全沉浸在這片繁華之中。就連楊夫人和嫣然,也忍不住撩起車簾,欣喜的觀賞著四周的景象。
沿著街道北行了一段距離,波光粼粼的秦淮河如一條玉帶般橫扼於眾人眼前。河道兩側的垂柳枝葉婆娑,纖細柔軟的枝條宛若青絲,隨風輕擺,婀娜多姿,盡情展示著自己的柔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