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看著越來越近的亳陽城,沒有一點激動,這座城之固然重要,但是他的作戰理念可能和這個時代的所有將軍都不同。李信一直信奉的一句話:
人,才是一切。
是的,這是他的理念,這一點不僅在他的治軍中表現的淋漓精緻,而且作為他的敵人,中州諸國將軍們則是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威力。
但是估計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第一次時間這句話會是在趙國李牧的身上。
李信看著眼前的斥候傳來的訊息,心裡的想法像火焰一樣越燒越大。
“這支趙軍,應該是亳陽城外最後的戰鬥力了。”
他的直覺很準確,根據目前自己所擁有的訊息,已經大概分析出了趙軍目前的狀況:
第一,趙軍很有可能已經把趙楚邊界上的邊軍全部帶走了。
第二,趙軍現在應該和秦國陷入焦灼狀態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趙軍很有可能已經替換掉了李牧!
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個打老了仗的老將,是絕對不可能犯這樣低階的錯誤的。除非李牧老將軍真的老的已經開始犯糊塗了……
這就是李信的厲害之處,對於戰場的分析能力,是這個時代所有將軍都無法與其匹敵的。他只是依靠目前在手上的這一點點訊息就能將戰爭形式分析的如此透徹,這是一個優秀將領必須具備的素質。
但是戰爭之道,死生之地也,他現在身上揹著六千多人的性命,必須謹慎些。小心駛得萬年船嘛。
當下便也不敢貿然做出行動:“斥候,繼續向四周擴散,本將要得到最精確的訊息!”
說罷,便又有一百多人的騎兵脫離大陣,向四周擴散而去。
這些騎兵很多都是跟著景然擊敗過北楚的軍士,對於這種資訊戰略自然在熟悉不過了。
但是斥候的行動不能使自己的大隊停止行動,大軍依舊向著既定目標緩慢前進。
而與此同時,李牧的手下僅僅十來個騎兵,即是全部派了出去,自己對戰場的把握能力也已經降到了最低。這是他和李信無法相比的。
現在這個戎馬一生的老將軍,已經做好了和敵軍同歸於盡的打算。
他這麼做,只是為了給年輕的軍士們爭取更多的時間。他們才是趙國的未來。
現在少流血,未來才會多一份生機。
果然李信的斥候均在戰場上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就在李信下了命令不久,馬上就有訊息來了。
李信看著眼前的訊息,嘴角微微一笑:沒想到啊,居然是李牧老將軍!
他已經知道了李牧的位置了,因為他的斥候已經和李牧派出去的騎兵接觸了,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很明顯的,李牧騎兵戰死,李信斥候軍順藤摸瓜,找到了李牧的位置。
李信的眼睛裡像是一頭餓狼一樣,看見了近在咫尺的獵物。
“大軍向西北方向快速前進!掉隊一人殺伍長,掉隊五人,殺什長!”
說罷,自己便領著剩餘的騎兵先行跑了出去。
“李牧老將軍,在下早就想結識您了!”
而李牧也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騎兵已經遭遇不測了,並且敵軍很有可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位置,說不定已經快馬趕來了。
這一點,作為老將的李牧自然是知道的。
因為沒有狼會放棄嘴邊的獵物。他現在就是這個獵物。
但是李牧現在想的已經不是個人生死了,他現在想的就是將敵軍誘離後撤軍士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