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景然在趕往張勇所率領的軍營中時,已經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景然的話很簡單:
“一定要贏!”
當下景然便想和張勇制定作戰計劃。
可是凡事說來容易做來難,他們二人從沒有指揮過千人以上的作戰啊。
這個時候張勇想起來一件事,說秦軍借了楚王五千人,而其中還有近一千騎兵,還派過來一員騎兵將領來幫助自己。
景然大喜過望,雖然自己和張勇都進行過騎戰,但是張勇在北楚的時候,只是大楚驍騎衛的一名隊正而已,至於自己,在秦國和西戎的騎兵戰當中之所以能贏,完全是靠著李佑的步兵大陣牽制了大量西戎騎兵,自己抱著必死之心才贏得那一仗,現在指揮五千人的戰鬥,二人頓時就抓了瞎。
現在聽張勇說秦國派來了一員騎將,怎麼能不讓他大喜過望。
“快快,請將軍前來議事啊。”
張勇點點頭,打算出賬尋那員秦國將領,正在這時候,賬外有聲音傳來:
“下臣秦國公孫騎都統領公孫輸求見楚國大王!”
不錯來人正是在秦趙大戰中作戰勇猛,屢立奇功的公孫騎都統領公孫輸。
景然大喜,親自去迎接公孫輸:“將軍快請進來啊,要是沒有將軍,寡人都不知道怎麼辦呢。”
說話間就親切的拉起公孫輸的手往裡走。
二人寒暄了一會,聊到正在秦軍中擔任統兵大將軍的公孫止,景然感慨萬分。
景然道:“若沒有阿翁的幫助,寡人是不會有今天的啊。”景然到現在還叫公孫止為阿翁,這讓公孫輸倍感親切。
公孫止倒也爽快,也沒有拖泥帶水,直接就奔主題而來。
“在正式開戰之前,下臣想問問楚王和張將軍,二位對北楚軍隊瞭解有幾何?”
作為曾經的北楚驍騎衛隊正,張勇當然率先說道:“末將曾經在北楚軍擔當過驍騎衛的隊正,所以末將對於咱們大楚的騎兵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公孫止和景然同時看著張勇:“張將軍請繼續。”
張勇:“北楚軍驍騎衛源自當年大楚明光帝騎兵,身經百戰,都是敢戰之士,若說單打獨鬥,我楚國偏南,文風鼎盛,南人多文雅之士,卻很少有能戰之兵。但是我們都知道,大楚的軍事力量可以說是勇冠中州,我想公孫將軍也是同意這一點的。”
公孫止暗暗點頭,大楚的軍事力量絕對是中州大地上的獨一份,實力很強。
張勇頓了頓繼續說道:“就驍騎衛而言,這隻部隊的強悍並不是身體素質上,而是在紀律上。”
“紀律?”景然和公孫輸打斷張勇,感覺到十分不解。
他們有這種疑惑,並不奇怪。因為眾所周知,戰爭就是靠著勇武計程車兵才有可能取得勝利,而楚人孱弱,這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就是這樣看似孱弱的楚人組成的部隊,卻可以橫行中州數十年,這一點公孫輸也是十分意外。
張勇:“是的,我們楚國軍隊靠的是紀律。卑職以前在姜越手下當隊正的時候,有幸聽到姜越對於我楚軍戰力的一番分析,不知大王和公孫將軍,想不想聽聽?”說著張勇就用眼睛瞄了瞄景然和公孫輸。
張勇再提到將姜越的時候,其實心裡也有些擔心,因為對於景然而言,這個姜越現在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個狼子野心之輩,就算景然嘴上不說,但心裡指不定已經恨他恨到什麼地步了。
就在張勇有些惶恐的時候,景然卻說道:“將軍但說無妨!”臉上沒有絲毫的結締。
因為景然自己也知道,姜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整個楚國是可以排進前五的,這樣的一員大將,他的分析,對於景然將要面對的戰爭,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張勇見景然坦蕩,當下也不在忌諱什麼,便直言道:“姜越說了一句話,令卑職記憶十分深刻。他說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來自三個方面,嚴格的紀律,有力的後勤保障,而我們楚國的戰鬥力之所以可以強盛於中州,靠的也不正是這一點嗎?”
公孫輸和景然恍然大悟,簡直一語道破天機。
“這位姜越將軍倒是有一代名將的風範啊!”
公孫輸敬佩到。顯然他還不太清楚現在這個姜越將軍的行為。
景然也是大為感嘆,難怪這個姜越會讓景玉如此忌憚,就憑他的這番話,完全可以做三軍之帥啊。但是景然一想到現在的姜越,已經為了權力慢慢變成了一個欺君的逆賊,心裡就一陣的可惜。
公孫輸聽完張勇的話,好像有什麼想法似的,但一直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景然見他沉思,似乎有什麼話要說,便直接問道:“將軍有話就請直說,現在的我們是朋友,並非敵人。”
公孫輸道:“在下倒也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只是在想,如果按照張勇將軍說的楚軍戰鬥力高的原因分析下來的話,那麼現在的北楚軍是不是真的具有這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