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外,驕陽似火,正是六月酷暑,天空中沒有一絲涼爽氣息,壓迫著所有人透不過氣來,彷彿將要世界末日一般。但見荒煙古道上塵土飛揚,一人策馬揚鞭,由遠及近,疾馳而來。未及城下,手舉印信,高呼道:“大王急信,快開城門”。守城士兵看罷信符,不敢遲疑,命人急去通報將軍,拉開城門放行。
早有護衛報告將軍,只等驛卒翻身下馬,快步行至營帳,見到將軍跪道:“大王密信,將軍啟閱”。將軍命護衛取了來者手中信件,去了火漆,上下閱覽一遍,眉頭緊皺,房內來回踱步。忽又有親衛來報:“啟稟將軍,城外一人求見,稱是將軍故人,前來相認”。將軍疑惑道:“可曾見過此人”?衛兵道:“不曾見得”。將軍道:“帶來見我”。衛兵領命前去。
將軍回坐主位,收藏信件,一會兒工夫便見那人輕步而來。但見此人粗布灰衣,裝扮不加拘束,倒是秀氣靈婉,見到將軍作揖道:“小生拜見將軍”。
將軍打量那人道:“方才你道與我相識,無甚印象,足下何人”?
只見那人微微遲疑,接著伸手入懷,取出一塊玉佩,執於掌前,道:“將軍可否認得這塊佩玉”?
將軍遠顧不清,示意護衛取來,拿在手中仔細審量,但見此玉晶瑩剔透,雕飾一如鳳凰起舞,美豔之極,只見將軍臉色忽陰忽晴,忽然手掌一反,將美玉攥在手中,厲聲道:“你究竟是誰,從哪竊得此玉,速速從實招來”!
那人未料將軍有如此反應,應道:“此玉本是小生隨身之物,何須他處偷竊而來”!
將軍明顯不信,喝道:“還敢狡辯,你若不說出實情,今日休想走出這裡半步”,側頭道:“來人吶,拿下此人”!
話音剛落,便有兩名護衛仗劍上前,那人一看勢頭不對,忙揮手道:“且慢”,見護衛暫得止步,又道:“將軍如何才肯相信小生”!
將軍道:“你且說說姓名來歷,來此有何目的”?
只見那人沉思片刻,道:“小生辛祖,十日前奉師命下山前來,臨行前恩師送我此玉,道若將軍見得此玉,必會相認,不知為何招怒將軍”!
將軍道:“哦?你師父是誰”?
那人道:“小生恩師道號鬼谷子”!
只見將軍聞語一驚,探問道:“尊師是鬼谷先生?你從鬼谷而來”?
那人道:“正是”!
將軍仔細打量那人良久,神情恍惚,自語道:“原來是故人之徒,難怪似曾相識”,已然走下文臺,朝那人踱來,走至那人身邊,左右前後又察看良久,道:“可長這麼大了,想不到一別十多年,今日還能再見”,見那人面有疑色,道:“尊師是否安好”?
那人道:“家師很好。”
將軍嗯聲道:“尊師驅你到來,可有吩咐”?
那人道:“確實,此次下山,家師特命我來告知將軍‘逢桓必擊,遇開則退’”。
將軍道:“這是何意”?
那人道:“家師並未細說,只道時機一到,將軍自會知曉”。
將軍道:“既是如此,自當牢記”。
那人道:“小生有一事未解,還請將軍賜教”!
將軍道:“儘管說來”。
那人道:“適才聽聞將軍昔年認識小生,小生不曾記得,還請告之其中經過”。
將軍疑道:“竟有此事,你當真不知你是何人”?
那人道:“將軍見諒,確實不知”。
將軍道:“這麼多年,尊師從來沒有告訴你當年之事麼?”
那人道:“小生於山上之時,學習之餘,也曾多次詢問家師身世,師父只道他日若遇將軍,便會知曉,時至下山,並未告之。今日幸遇將軍,特此相問”。
將軍環手踱步,看那人言辭誠懇,不像作假,道:“如此說來,尊師深謀遠慮,當有深意”。只見將軍眼神迷離,喉嚨蠕動,又道:“既然如此,如今你亦長大成人,我便把往事說與你知”。將軍示意那人坐下,命人取來酒水,斟滿酒杯,徐徐道來。
將軍道:“自盤古開天闢地,歷經三皇五帝,更至夏商,夏桀殘暴,成湯誅之,商紂無道,武王滅之,始立周朝。建國之初,武王仁愛慈世,勵精圖治,更有良相賢臣輔佐,域內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如此傳至十三世,幽王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天下始亂。周室式微,天子昏聵,諸侯群起,烽火硝煙,百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