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之中的判官有很多。
但真正能被稱為大判官的,只有四位哦,眼下是三位。
為首的自然就是掌管陰律司的崔判,崔珏左手執生死簿,右手拿勾魂筆,為善者添壽,讓惡者歸陰。當年他還在人間為官時,便已然可以“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可謂是“發摘人鬼,勝似神明”。
再一個,便是當年夢斬涇河龍王的魏徵,死後入了陰司為官,執掌賞善司,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
第三個,便司職罰惡司的鐘馗,執掌孽鏡臺,凡來陰司報到的鬼魂,在孽鏡臺前映照,顯明善惡、區分好壞,惡魂全由他來處置。
第四個陸判雖然還未出世,但法海是知曉的。
只是今日這三位具公幹外出,都不在陰司,此刻在閻羅殿中司職的,便是三大判官之下小判官。
“何事如此慌亂?”秦廣王目光一凝,沉聲問道:“天竺國陛下魂魄何在,怎還未請來?”
一個小判官連忙上前解釋道:“陛下.天竺國皇帝的魂魄,並未被拘來陰司屬下適才翻閱生死簿,見.見.”
“見什麼?”
“天竺國陛下還有九年陽壽未盡”
這話一出,秦廣王就坐不住,三兩步走過去,將他手中的生死簿副冊取來,一眼就尋到了天竺皇帝的名諱,正也見得其後註明了他陽壽之數,此刻也是忍不住驚叫了一聲:“怎會如此?!”
陽壽未盡,不代表不會死。
要不然,地府也不會有那麼多橫死的鬼。
區別是在於,如果在陽間的屍身完好無損,那就還有還陽的機會,反之.便也只能是留在地府之中,等陽壽耗盡了,再去轉世投胎了。
就好比當年的烏雞國主,死了三年依舊可以回魂.其根本還是在於肉身被井龍王護著,再加上陽壽未盡,才能起死回生。
否則,神仙難救。
這事兒本也尋常,可偏偏出在了天竺皇帝的身上,再加上這位天竺皇帝還與三藏法師交好,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結了。
人不在地府。
秦廣王見三藏法師的神情似有些凝重,正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便已經看到三藏法師起身:“既然魂魄未來地府,貧僧就告辭了。”
法海也不問他們能不能找到天竺皇帝的魂魄.畢竟既然已經出了這樣的事情,便不是這些地府陰神能處理得了的了。
他們見三藏法師要走,也不敢上前阻攔.別說能不能攔得住,萬一真把三藏法師攔住了,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法海離開了陰司,直接去了陰山。
如果說三界之中還有誰能知道天竺皇帝的下落,或者是這件事情的始末,那估計就是地藏王菩薩座下的諦聽了。
“阿彌陀佛。”
三藏聖如來與地藏王菩薩相互作佛禮相見。
諦聽也一副乖巧的的模樣,向著三藏法師討好道:“見過聖佛。”
法海向著諦聽微微一笑,“看來你已經知我來意。”
“是。”諦聽點頭,“但聖佛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嗯?”
“不是我不肯說,實在是.我也不知道他去了什麼地方,我知聖佛要來尋我時,便已經催動神通,在三界之中探尋天竺皇帝魂魄的蹤跡,可一無所獲。”諦聽自然不敢在三藏法師面前說謊,沒人比它瞭解三藏法師的手段。
甚至於說,三界之中的那些神仙們,也再沒有人比三藏法師更坦蕩了,畢竟這位是明知道諦聽的神通,卻依舊還敢放開心扉,毫不設防的讓諦聽去聆聽自己心聲的狠人。
也正是如此,見識過了三藏法師內心世界的諦聽,才在面對三藏法師的時候,不敢有半分欺瞞。這可是連地藏王菩薩都不曾擁有的待遇。
“連你也不知道他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