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法海穿越唐三藏>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吾雖死,道未盡矣;常者安能出家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吾雖死,道未盡矣;常者安能出家耶? (1 / 2)

業力。有善業、惡業、無記業之分;有定業、不定業之分;有共業、別業之分;有引業、滿業之分。

簡單些說,業力便是因果之力,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便是業力的一種基本體現。

而古語又有云:神通不抵業力,業力不抵願力。故而行大願者,可擔大業力。

如地藏王菩薩渡盡地獄之大明願,亦如法海渡三界之心頭暗念。佛曰:一念起,天地皆知。

欲行之,十方震動。起心動念,驚動十方神佛,是業障,更是業力,故不可不慎。

而以心之堅行大願者,何以等閒之?非是佛門,即便是道家玄門,亦如此。

玉鼎真人曾經教導楊戩過心念的力量,愛恨情仇生與死,人之七情六慾,皆能化為自身之強大法力,此乃唯心之力。

而楊戩的力量的三個來源,分別來源於對天庭的恨、對家人以及親朋兄弟的小愛,到如今對三界眾生的大愛,最終融匯一體,成就玄門護法清源妙道真君、天庭昭惠顯聖二郎真君,以及如今的三界司法天神。

楊戩對於三界之大愛,又何嘗不是大願?只不過佛道兩家見知差異,其實本源一體。

楊戩如此,法海亦是如此,大願在身,業力對於他們來說與其說是負擔,倒不如說是養料,亦或者鞭策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法海不在乎身上的業力變的更多,甚至有時夜深人靜時,心中還更起過更加極端的想法——若三界業障加於吾之一身,可否渡得三界?

當然,這事兒法海也就是想想。願景越大,實現起來便是越是困難重重。

君不見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許下大願,至今尚未實現。而法海之願雖只在心頭,但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絕一生一世也難寸功,需永生永世為之奮鬥。

即便是許下西方大興的兩位西方教教主如何?如今西方大興,卻成就了大乘靈山佛門,西方教的名號反而消散於紅塵之中,卻不知兩位聖人教主,在許下大願的時候,可曾預見這般景象?

非異人作惡,異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白象之靈竟佛火之煉,搖搖欲墜,幾近消散。

他雖然也有心求死,但也難免在大日佛焰焚心時躍躍欲試,可惜依舊難抵佛焰之能。

神魂痛之,心卻反而平靜了下來,他看向三藏法師,道:“吾不能早識法師,乃生平一大憾事,如今經佛焰煉心,明心自悟,卻也不悔,實自作自受,所謂朝聞道,夕可死——,若有緣時,法師若遇吾師,還請法師轉告之,只言孽徒不孝,渾噩一生,有負師尊教誨。”說罷,白象閉上了雙目。

只等神魂飄散,返還於三界。正此時,卻見佛光東來,乃一靈象虛形,長鼻望天而嘯,似有佛言鳥鳥,此乃靈牙象佛之虛形。

雖然在青獅腹中,但法海與白象具觀之。

“哈哈哈哈。”白象大笑曰:“吾雖死,道未盡矣。”白象真靈消散,那靈佛虛形卻遁入青獅腹中,而後化入白象肉身之中,合而為一。

此番變故,卻也出乎法海預料。可能旁人不認識那靈象虛形,但法海卻知道這靈象虛形正是受了寶象國民眾香火供奉而生之靈,但其源終究出自白象,如今才有此番化身際遇。

或許是白象散於三界之淨化,被這靈象虛形繼承少許,又借白象之身化了實軀,看起來靈動不少。

法海帶著白象自青獅之腹遁出,卻見白象落地,佛光自現,金光閃耀,象口人言曰:“南無大行普賢菩薩,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吾持六度萬行於三界,不求正果,以贖原身靈牙之孽,繼菩薩道而修大行,南無大行普賢菩薩。”白象也不做人形,就以象形就此向北去。

在場眾人見此,紛紛雙手合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行普賢菩薩。”而此時,那青獅之魂也有了片刻清明,見白象如此,心欲裂之,大呼曰:“吾罪之!吾罪甚之!”片刻後,青獅神魂徹底消散於三界,沒有再起什麼變故波瀾。

“道友既來,何不現身一見。”法海看向一處虛空,只見虛空微生波瀾,顯出一人形來,正是賽太歲。

賽太歲神情有些複雜,當日來見過白象之後,他便已經猜到了今日之結果,如今見兩位師兄盡數被三藏法師佛焰超度,悲愴之下,更沒有什麼寒暄的心思,只說了一句:“吾前來相送兩位師兄,不知師兄的遺體與遺物,可否由吾送還師門?”

“自無不可。”此事自然無人阻攔。

“多謝。”賽太歲向眾人拱拱手,將地上落下的一杆長槍與一柄大刀收起,連帶著青獅的屍身也盡數收攬起來,便直接向東去了。

“金光仙”想要去金鰲島的事情,就跟在場的人沒有什麼關係了。青獅與白象的神魂被超度之後,法海便專注到超度獅駝嶺的怨靈之上,隨後孔雀大明王也念起了經文,助了三藏法師一臂之力。

獅駝嶺這邊兒的超度事宜才做了個差不多,眾人便急去了獅駝城。獅駝城的亡魂更多,超度起來也是一件大工程,悟淨也始終保持九靈分化,提高效率。

小白龍留在了獅駝嶺,楊戩讓梅山老六率領天兵配合小白領調教獅駝嶺中的尋常小妖,小白龍與自家二爺的小舅子,況且還是二爺親自吩咐的事兒,梅山老六自然是全力配合。

故而白龍菩薩又獲得了一波小妖信仰。不論是獅駝嶺,還是獅駝國,具是百廢待興。

法海自然不會留下一堆爛攤子,就這樣拍拍屁股就走了,重建的任務也還是要他們負起責來。

而除了二郎神調來的天兵,孔雀公主也帶著自己的族人與屬族前來幫忙,或許原本有一些孔雀一族族老不太情願,但在看到孔雀大明王也在此地的時候,自然不會絲毫怨言,紛紛鉚足勁兒要在老祖面前表現一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