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是修行者,想要對付一國之君,也沒有那麼容易。
即便是比丘國只是西洲小國,這國主身上的紫薇之氣反噬,也不是尋常人物能夠承受的。
這也是為什麼鹿精與狐妖明明能直接下手將國主殺死,卻非要用這等法子壞他的氣運,叫他自隕而亡。
有唐三藏在,小兒自然是暫時不吃了,但也並沒有因此而被放還回家。因這國王聽國丈說唐三藏法力不俗,心裡多存了一個計較,那就是若謀唐僧肉不成,自己還有一條退路。
國王本無道,也怨不得受了妖精魅惑。
而且聽法海聽大聖之言,說這國主除了一顆心吊在那美后身上,其神智清醒,並沒有被妖術魅惑心神。
也就是說,這不論是吃小兒之心,還是吃唐僧肉的決定,都是出自他的本心。
洗是洗不乾淨的。
釋門慈憫古來多,正善成功說摩訶.
若是治病救人,還是得多念南無救生藥師佛。
只可惜這比丘國中的佛廟並不算昌隆,怕是這國主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尊佛祖吧。
第二日一早。
驛丞前來相請,卻見這位三藏法師著裝十分莊嚴,且一絲不苟。
法海是穿著錦斕袈裟去的,頭戴金頂毗盧帽,手持九環錫杖,佛光熠熠生輝。
驛丞心中驚歎:“這法師當真似那羅漢降世間,誠如活佛真容貌.天朝人物,果真不同凡響,那靈山中的真佛與菩薩,想來也就是這般光景了。”
也是我主有福氣,這等高僧即便是路過我國,那也是難求的機緣。
法海從悟淨手中接過了通關文牒,向幾個弟子囑咐道:“爾等留步,各自行事切莫莽撞。”
“是。”
幾個弟子老老實實答應。
出了館驛,直奔朝中。
行到朝門外,見有黃門官攔路,法海上前說道:“貧僧乃東土大唐天子御弟欽差,去往西天靈山大雷音寺,今到貴地,倒換關文。意欲見駕,還請通稟轉奏。”
黃門官懾於三藏法師威勢,先向三藏法師行了一禮,這才匆匆入殿。
國主早知三藏要來,提前就做好了準備,向黃門官說道:“遠來之僧,必有道行,請進來。”
昨日聽國丈說了許久,國主也對這個吃了就能得萬萬年之壽的大唐高僧,生出了極大的好奇心。
至於說他們比丘國吃了唐三藏會不會引來大唐鐵騎國主還是相對放心的,大唐遠在十萬裡之外.中間多是高山險阻,況且還有那麼多國家阻攔即便是來了又如何?
那時自己已得長生。
終究是眼界決定上限。
此刻三藏法師已然入了大殿,這國主眼見得三藏法師相貌堂堂,十分不凡,心下十分滿意.也只有這等人物的心肝入藥,才有長生之效。
便道了一聲:“賜座。”
“久聞大唐禮儀之邦,今見法師儀表非凡,果真名不虛傳。”
這國主說話也沒什麼中氣,斷斷續續之間卻也能看到他愈發放亮的雙目,他心中作何想,自然是瞞不過法海。
但法海要等等那兩隻妖魔入場,一道收拾了了賬。
便跟也難得跟他虛與委蛇,假笑這種事情對於他這個能夠在“老方丈神清氣爽啊~”與“大威天龍!”之間無縫轉換的絕世凡僧來說,也並非什麼難事。
況且超度妖邪與講禮貌本身也並不衝突。
大殿見駕這期間,還是非常順利的,並沒有出現什麼什麼波折,就連取來的通關文牒,這國主十分痛快的給蓋上了印章。
然後,便圖窮獻匕。
“高僧遠道而來,孤當設宴招待,不知法師門下的幾位弟子何在,何不一同請進宮來赴宴?”
法海笑道:“貧僧的幾個弟子皆是異人,相貌獨特非人,恐衝撞了宮中女眷,此刻都在驛館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