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石智嘔心瀝血,各部門竭力配合,所有籌備工作完成一小半,想要落實還需要更長時間。
看到石智在辦公室,林言一點兒不意外。今天,他就去婚禮現場晃了一圈,很快就不見人影。
“我猜你就在這裡,休息一天也沒啥,別把自己逼得太緊。”
石智抬頭看了眼,“有事?”
“沒事就不能來了。”林言沒被他的態度影響,笑眯眯道:“我這是在關心你,別把身體累壞了。事情雖多,但也要勞逸結合。”
看石智完全沒有聊下去的樣子,她道:“科研院今年的大專案有好幾個,你帶我去看看?”
猶豫了一下,石智起身,“走吧。”
兩人先去了創新研究院,今年的重大研究專案共有八個,創新研究院佔了四個。剩下的兩個在醫藥院,材料院和器械院各一個。
創新研究院如今是四院中最火熱的一個,頂尖人才扎堆在此。
當他們進入電波研究室,十多個人正在激烈的爭論,無人顧及兩人。
在門口聽了幾分鐘,林言和石智就走了,那夥人太投入,真的是科研狂人,除了研究課題眼睛再看不到別的。
走出門,石智就說道:“你剛有話要說,為何沒說?”
關於電波的應用研究,他也略有參與,但林言明顯懂得更多。
林言搖頭,“讓他們自己摸索吧,我不能事事插手。他們已經證實電波的存在,並在防禦線上初步應用,用不了多久就能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聯盟的基礎還是太薄弱,想要一步到位很難。不如慢慢等待,讓時間沉澱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到了那時候,實施條件成熟,更有利於推廣。
這兩年,安州和永州投入巨大,花費在研究推廣的費用有限,只一個電燈都不夠用。
石智也明白,卻道:“電波傳遞資訊科技已經突破,不能人人都應用,我個人建議先在軍部試用。”
遠在千里外的溝通交流確實不便,但電報的成功發明解決了這個難題。聯盟地盤擴大後,他覺得這項技術很有用,能讓仲裁院更快速地掌握邊防情況。
林言也想馬上應用,“大概要花多錢?”
石智:“……傳播距離百里的電報機,大概要一千元,這主要是用到的材料和配件造價成本太高。距離越遠,對關鍵配件的要求越高。”
林言明白了,就是要燒錢。“你覺得財政有錢做這個嗎?電報機的投入是電燈的數倍,一個燈泡咱們研究了好幾年。”
她忍痛道:“還是等等吧,你讓他們再改善一下,把成本降下來。還是要和材料院多合作,降低材料的製作成本。”
石智很不甘心,但又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除了電報機,創新研究院剩下的三個重大研究專案都和電磁有關,電話就是其中之一,還沒有攻破技術壁壘。
都是特別燒錢的研究,林言越看越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