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滿三樓臨街視窗的爵士騎士們紛紛被面條吸引。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精細化的麵條。
不單未見過,連聽也是第一次。
維斯特林掛麵一上桌就引起了熱議。
這些人都是有錢人士,都吃過麵條,也吃得起麵條。
但這種麵條,根根大小一致,如此精細,從未見過。
他們之前吃的麵條,大小不一,長短不同,塊狀居多,有的還厚實如掌。大粗糙和太原始是其最鮮明的特色。並且,不管是什麼貴族,吃麵都是面和湯一起。
物以稀為貴!
這種從未見過聽過吃過的麵條,一上桌,就把大家純粹是來捧伯爵場的恭維之心給衝沒了。
沒有人不被這如此精細並具有美感的麵條所吸引的!
隨著麵條的上桌,一雙雙打磨得非常光滑的筷子也遞到了客人的手裡。
客人們的目光從麵條轉移到了筷子的上面。
筷子上面刻有字跡,字上染了顏色鮮豔的顏料,字的意思說明了為什麼筷子會設計成下圓上四方。
因為筷子上段的四方造型,不管是擺放在桌子上還是放在碗上,都不會滾動,設宴待客筷子一放,穩如山石。
客人們看了這文字說明紛紛點頭。
當然這來自東方的代表了華夏文明的筷子的內涵遠遠不止於穩定。
首先,這筷子雖然簡簡單單的下圓上方,卻是很有講究的。
單是這下圓上方的造型,也是經過很長的歷史時間的沉澱才最終被定型的。
首先,這筷子的四方造型是從圓形和六稜形等變化而來,四方筷握在手中用力撥菜也不易打滑,吃麵條更得心應手。
下圓上四方的筷子還為能工巧匠在筷子上題詩刻字雕花提供了藝術條件,為生產精美的工藝筷奠定了基礎。四方筷的四面既可以單面刻,也可雙面刻,還可以四面刻。
而筷子的一頭方一頭圓的設計,來源於華夏文化中的天圓地方之意。既然筷子象徵了天地,而執掌天地在手掌之中,體現了東方人的人為萬物之長理當掌控天地改變人族命運的哲學思想。
其次,東方華夏人吃飯的最簡單的萬能餐具為何取名為筷子?
筷子的筷字,寓意為快快樂樂;子是華夏古代傳統文化中對人的尊稱。筷子,意為樂而有禮。
當然,筷子的文化底蘊和內涵並不只有這幾點。
魔山設計的這麵館特製筷子上的文字說明,並沒有向古代半畜牧半農耕的西方貴族們進行稍微多一點的詳細講解,相比於筷子和精細化掛麵蘊含的文明內涵,這幫貴族受限於歷史時代的大侷限,講了也不會明白。只需要向他們說四方筷子的四方造型設計能方便擺放筷子不滾動,體現出穩重,並更方便吃掛麵就已經足夠。
畢竟,來自電子科技文明時代的大學理工狗,面對半農耕半畜牧文明中的一幫所謂西方貴族,在文明層級上來說,輕鬆碾壓!很多個優點中只說一點,就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