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穆桂英掛帥》、《少年包青天》等影視劇吧,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兩部影視劇,除了影視劇,在河南最有名的,也是家喻戶小的必然有豫劇《穆桂英掛帥》、《包青天》、《花木蘭》、《竇娥冤》、《白蛇傳》等傳統劇目。
說起豫劇,大多數人想得肯定是豫劇中的“生旦淨醜”的角色,但按照一般的說法卻是四生、四旦、四花臉。戲班組織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環;八個場面倆箱信,外加四個雜役”組織而成的。
我聽得雲裡霧裡的。雖然我出生在河南,但現在的年輕人平時除了打打遊戲、聽聽流行歌曲,誰會在意這些唱戲的。
於是我追著爺爺問“爺爺,你所說的四生四旦花貓臉,還有那個什麼蝦兵蟹將小丫鬟。到底是啥?還有。。。。”
不等我說完,頭上便被爺爺扣了一板慄。
“小兔崽子,不懂別亂說!”爺爺笑著說了我一句,便自顧自的哼起了戲曲,我不滿的抱著頭坐在爺爺身邊聽了一會兒,不自覺的就聽入了迷,就連爺爺喊了好幾聲我才回過神。
“臭小子?”
“臭小子?”
“我不臭,爺爺你叫我?”我迷茫的看著面前坐在園中樹下乘涼的老頭,思緒卻早已飄到了“誘人心魄”的豫劇裡。
於是在我的威逼利誘下,爺爺終於開口了。
“說好了,講完一瓶杜康,別給你奶說!”
“好,一言為定!”
“這豫劇也叫河南梆子,是咱們中國梆子聲腔劇中極為重要的一支。主要就流行於咱們河南省、流傳中國各地的傳統戲劇。”
“你就吹吧你”我不屑的翻了個白眼。
“哎”
“臭小子,你說啥呢?啥是吹?咱們豫劇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和京劇、越劇同為中國的戲曲三鼎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經成為了河南很有影響的戲曲劇種。距今少說也有幾百年歷史了。”
爺爺見我不信,氣不打一處來的說起了豫劇的歷史。並且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我好一會才開口說“叫你去讀書,你非去養豬。天天打遊戲玩手機,連這點傳統戲劇都不知道,我怎麼養了你這麼一個玩意兒?”
“哎呀,哎呀,我信我信,你開接著講吧。這豫劇咋就和京劇、越劇平起平坐了呢?”我依舊帶著懷疑催促著爺爺繼續講關於豫劇的事情。
“唉”爺爺嘆了口氣接著說
“這豫劇在生成和發展中呀,汲取了崑腔、吹腔、皮簧和其他梆子聲腔劇種的藝術因素,同時廣泛吸收了河南民間流行的音樂、曲藝說唱和俗曲小令,這才形成了樸質醇厚、豐富細膩、富有鄉土氣息的劇種特色。咱們豫劇更是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中國歌劇’。”
“說了半天,是個串兒啊”我恍然大悟般的突然來了這麼一句,“啪”隨著一聲脆響一巴掌拍在了我頭上,痛的我嗷嗚一聲站了起來。
“你打我幹啥。”我捂著腦袋氣急著問我面前的老頭,只見他悠然的哼著調子揉了揉手掌,想必那一巴掌是鉚足了勁。
我見他不理我,就又問了一句。
“你打我幹啥”
老頭微微扭頭看了我半晌才開口
“你說打你幹啥?咱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你居然敢說是串?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孫子的份上,我能一巴掌拍死你。”
我汗顏,知道自己有錯在先,便灰溜溜的坐了回去。“那你說說那什麼什麼花貓臉,蝦兵蟹將小丫鬟是什麼吧”
我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大手迎面而來,嚇得我趕緊雙手抱頭,嘴中大喊“錯了錯了,知道錯了。”
“你小子....看在你知錯就改的份上,我就告訴你吧,去把躺椅給我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