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赤蕉國的戰事獲勝後,彌合國總體處於防守姿態,儘可能地快速吸收赤蕉的領土資源。其他國家自然不會讓他安心消化,但凡靠近赤蕉國領土的,都在其中分上一杯羹。
彌合本就打下赤蕉近半領土,又有赤蕉投降配合,在剩下的一半利益中,也是成功拿到了大頭。赤蕉國民眾雖然不想加入仇國,但又不想遠走他鄉,基本都選擇留了下來。
人口在那個國家都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其中誕生的各種人才,更是重中之重。人能做到的事情很多,也可以置換其他資源。科技的發展以及底蘊積累,就是靠著龐大人口向上堆疊。
第二位受益者便是作壁上觀的巴國。巴國有邊界與赤蕉毗鄰,暗地裡本就強佔了赤蕉的部分邊界。面對觸手可得的巨大利益,終歸是沒忍住選擇下場。
巴國的強勢下場,自然不會只要赤蕉國的小半領土,赤蕉國的小半資源也就幾百萬人口。真正的原因還是面對彌合國與玻璃國夾擊處於下風的葳蕤國。
葳蕤是個由海島組成的國家,領土分散不好防守。雖然是唯二的三千萬人國家,但是隨著時間也被兩方逐漸蠶食,不出意外的話也只有被瓜分的下場。尤其是在赤蕉國戰敗後,更是被巴國背後一擊,徹底分崩離析宣佈滅亡。
巴國的下場給予裡戈雅國機會,他本就是九國中各方面都是最強的國家。還恬不知恥地搶奪他人利益,立刻引起了眾怒。要真是自己打下來的利益,都在做同樣的事情侵佔也就侵佔了,其他國也不好說些什麼。
可不想付出只想收穫,在其他人鍋裡向外扒肉。戈雅國作為和平時期,私下對抗巴國聯盟的頭領。立刻利用這個身份上的優勢,聯絡到彌合國與玻璃國正式組成聯盟,一起對抗貪得無厭的巴國。
世界內組成三打一的局勢,雙方總體勢力處於持平。而巴國在吸收新獲得的利益,三國聯盟在消化利益的同時,還要將分散的力量組合起來。
世界內處於難得的和平時期,但這短暫和平都是虛假的。巴國在迅速吸收利益後,必然會在三國聯盟整合力量之前,將之打碎吸收為己用,徹底成為幻想世界內的唯一霸主。
葉光紀在和平時期沒有搞事情,而是到各國的戰場墳地,去收集那些死亡後還沒消散的靈魂。所過之處靈魂被面板收集,在吸收的範圍內靈魂會自動出現,觸碰到他的體表立刻被系統面板吸收。
他本來看不見這些靈魂,只能透過系統面板得知。而自從他修煉了食氣法,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並且在特殊的情況下,比如靈魂轉變為鬼魂,不僅他能用肉眼看見,其他生物也能看到。
二階的一百平米靈魂吸收範圍,根本不夠葉光紀使用。雖然解放了雙手,不用一個挨著一個觸控,但是在數量龐大的任務量下,顯得是那麼地杯水車薪。
蛇類龐大的長條狀姿態下,範圍變相地延伸出去,才能讓他這般從容,如閒庭信步隨意走走就行。要是在人類體型下,一次能清掃一百米的寬度,收集一座城市的靈魂想要清理乾淨,不知道要來回跑多少次。
詭異的和平持續了十年,比葉光紀預計中要長上些許。本來時間還會更長,這相當於國土忽然多出了七八個省來,並且裡面都不是華人,還有些想搞事的不穩定因素。
十年足夠剛出生的嬰孩,成長到能記住事情,上學學思想課的年齡段。也能夠讓思想頑固,經歷饑荒、戰亂的老人死亡。雖然時間還有些倉促,但也勉強能算是換血。
巴國能用十年就吸收完收穫,還多虧了葉光紀的暗中幫助。那些新領土內他好一番興風作浪,不穩定因素陸續消失,居民全靠巴國本土的扶持支援,逐漸融入了巴國內以巴國人自居。
他之所以選擇幫助巴國,還要怪在三國聯盟的三國上。三角是最穩固的形狀,要是聯盟滅了巴國,有了這段情誼與局勢。三角形的關係是不是會持續下去,讓他的謀劃成為空想?不論哪方能獲得勝利,三國聯盟必須少一國。
巴國高層在即將吸收完之前,駐紮在邊境的軍隊立刻轉守為攻,真是一天都不想繼續再等。巴國兵峰直指三國聯盟中最弱的玻璃國。
三國聯盟也知道玻璃國是薄弱點,早早支援了兵力,幫助玻璃國一起駐守防線。三國都沒能消化所得收益,國內局勢不穩力量勉強整合。
可薄弱點就是薄弱點,其他兩個盟友也不能放棄自家安危,全力幫助玻璃國防守,只能說有駐軍受攻擊立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