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9章 南夷 (1 / 2)

南夷這地方說起來有點複雜。

這塊地盤從前叫南越國,也有個正兒八經的國王,雖然不通禮教,人家小日子也還勉強過得下去。結果上上任皇帝突發奇想,就把這兒給打下來了,還給人家改了個帶著地域歧視意味的名兒。

當時還是國朝的第三代嘛,國泰民安、兵強馬壯的,皇帝陛下本人又是個傑出的俊才,文韜武略無一不精,再加上麾下一幫剛猛的武將,打起地盤來那叫一個所向披靡。只是北狄人太難打,西蠻國土太小,還佔著天險,一打不過馬上龜縮不出,叫皇帝陛下不大高興。相比之下,南越這塊地方簡直太好打了。

南夷土人雖然不通文化,但是很實在,一看打不過立馬投降。

地盤是挺大,但是人口密度極低,經濟水平也很差。剛打下來時,這一整個州的稅賦甚至還比不上常年戰亂的西北邊陲某幾個重鎮,人家還能跟北狄人互市貿易呢,南夷能幹嘛?交趾國的情況跟南夷半斤八兩,就是兩個老弱病殘的孤狼挨在一起,誰也沒心思搭理誰,更沒能力咬上對方兩口。

朝廷倒是想把這一塊發展起來,畢竟靠海吃海,上上任皇帝陛下是個有雄心的,還想著發展海貿,開闢海外領地什麼的。那些年裡,朝廷往南夷送過去的屬官不少,盼著他們好生治理出個成績來,再給投資建個港什麼的。

誰料,初初有了點起色,上上任皇帝陛下卻突然生了場重病,一夜之間殯天了!

接任的是他的嫡長子,生得那叫一個俊美風流,跟他那滿腦子都是江山二字的父皇不同,他醉心於詩詞歌賦,最愛美人和美文,對開疆拓土、經濟之道都毫無興趣,對海貿的態度也比較消極。

上行下效,吏部考核官員的指標也不再是政績如何,而是自陳過往政績的摺子文筆如何。地方官員的政績也由人口、土地、賦稅、人才變成了以人才為主,相當於,你拼死拼活送多一萬白銀稅賦,還比不上你培養多兩個會寫美文哄陛下開心的少年英才。

於是,武將們集體榮養去了,大半朝的文臣們都開始磨墨練文筆去了,哪裡還有心思幹那等苦差事。

這地方偏僻荒涼,久而久之,竟成了朝廷流放犯人、罪官的重要去處。被這樣罷黜的官員又哪裡願意認真治理南夷呢,於是惡性迴圈,到了先帝當朝末年,南夷州竟連稅賦都交不起了,還得朝廷每年補貼一二,簡直是天下奇聞。

這麼一來,南夷州漸漸成了實質上的三不管地帶,在職的官員們明哲保身,每天削尖了腦袋想調離這裡,空著的職缺越來越多。

原本隸屬於南越國管理的土人們便開始放飛自我了,攔路打劫都不在話下,到最後竟發展出了不少大小勢力。這些人也不管上頭那些木偶官,自個兒私底下劃分地盤,分土而治。在武力鎮壓下,普通老百姓求告無門,只能受這些蠻子的統治,久而久之,便激起了民怨。

這回碰到的南夷反叛事件的直接導火索便是這個痼疾。

裴寶兒便嘲諷齊珩,“你這攝政王叔做得可不地道,明明有餘力治理,偏偏不去管南夷這爛攤子,該不會是想以此為立身籌碼吧?”

齊珩當然不肯承認:“朝廷雖然安穩了兩年,但北巡之亂後,嘉禾關以南的城鎮元氣大傷,又打了一年多的戰,糧草、兵械的供給,還有將士們的撫卹銀子等,都是不小支出。又有東南沿海的寇匪作亂,內閣也是焦頭爛額,哪裡顧得上南夷之地?”

裴寶兒不信,嘀咕了句,“東南大營裡頭的貓膩你又不是不知道~”而後又正色道:“我不懂你們這些政治人物的手段,只是,養虎為患,你坐視不管,那虎到時傷了人,總是你的責任。”

齊珩深深看了她兩眼,沒說什麼,垂下眼看著鎮南將軍那封陳述將士死傷數量的摺子發呆。

裴寶兒又轉了話頭,道:“算是我多管閒事吧,那個,你考慮下,找個熟悉南夷氣候的屬官,再從欽天監裡挑個會觀天象的送過去鎮南將軍那裡,多少能幫上寫忙。”

氣候?欽天監?

這兩個詞倒不是什麼新鮮詞,但跟戰爭聯絡到一起,就有些意思了。

齊珩道,“你是指,效諸葛孔明之舉……”

裴寶兒卻一臉莫名其妙,“什麼諸葛孔明,哪裡有那麼複雜?南夷這季節不是多風暴嗎?鎮南將軍的人馬那邊雖然適應不來,但我聽說,那風暴刮起來十分猛烈,連屋頂、人畜都能掀飛,每次災後重建工作都十分艱難,有時連糧食都成難題。當地土人不通文化,在這方面估計也沒有做什麼書面記錄,更別提觀天象、預判天氣的本事了。咱們這邊做好預估,算好時間,正好可趁風暴過後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齊珩眼中一道淡淡的光亮閃過,微微頷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