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興縣,王家。
臉兒圓圓、身段富態的王太太向來都是個彌勒佛,不說話都先帶三分笑,這會兒卻急得一張肉肉的臉都快皺成了苦瓜。
今兒是七月初三,宜嫁娶。
蘇縣丞的妹妹要出嫁,嫁的是本縣的舉人老爺,還請了王家前去吃酒,本是大大的喜事。
因為王太太高堂尚在、兒女雙全,再加上生得富態,本縣稍有些名頭的人家嫁女都愛請王太太前去為新娘子梳妝。蘇縣丞早早就預定了王太太這日留出空來,後者也欣然答應了。
結果,也不知是不是王太太心情過於激動,到了這天清早,王太太起床時被自己絆了一跤,摔得不輕,這會兒正歪在塌上哎喲哎喲叫呢,床都下不得,哪裡還能去做什麼梳頭娘子。
只是縣丞大人的面子不可不給,這時間也未免太巧了些,此時派人去解釋,只怕一時間也難以找到其他合適的梳頭娘子,萬一縣丞大人怪罪下來,王家又沒個有功名的子弟,只怕以後的日子要難過了。
王太太愁眉苦臉的,連自家老爺一會去吃酒的衣衫都懶得挑了,拉著王老爺絞盡腦汁想辦法。後者一個大老爺們,哪裡會知道哪家婆娘手藝好能勝任這個職司,只能陪著王太太愁眉不展。
侍立一旁的婢女卻提了一嘴,“咱們家鋪子做工的那個裴娘子似乎很會梳妝,那妝容也不知什麼妙手點的,總覺著跟咱們的不一樣,特別好看。”
王太太一拍大腿,“我怎麼沒想到呢?快去桂花巷請人!”
婢女躑躅道,“只是不知道她會不會梳頭……”
王太太瞪了她一眼,“哪個女子不會梳頭,就你笨還要賴上別人。我每次去鋪子裡,見著裴娘子頭上的花樣時時換。她呀,保管會!”
婢女答應著去了,走到門口卻又探頭回來問:“鋪子那邊的活兒?”
王太太恨鐵不成鋼道:“給她批半日假!快去快去!”
於是,裴寶兒就這麼被王太太哄著替她去了蘇縣丞家,生平第一次充當梳頭娘子,給出嫁女梳妝。
蘇姑娘的閨房裡擠滿了親戚女眷,熱鬧極了。裴寶兒一進來,眾人的目光就落到了她身上。
只見她身材偏瘦,一身普通的艾綠衣裙,巴掌大的小臉,五官生得也算標緻,就是面板微黃,且眉眼有些耷拉,折損了不少姿色。
有人竊竊私語:“請的妝娘怎的這麼眼生?模樣還不錯,就是年輕的很,蘇夫人怎麼不請個老道些的?”
聽到這些細微的質疑,裴寶兒不免有點緊張,手裡汗津津的。
她很怕一會出汗糊了妝被這些女眷看到她臉上黃一道白一道的,畢竟,為了不跟新娘子搶風頭,她來之前已經很努力地在扮醜了,用了她自制的深色陰影膏和粉底混著將整張臉塗得黃黃的,還把眉眼都修飾了下。
但看向蘇姑娘眉眼低垂的含羞模樣,以及她不住絞手帕的緊張姿態,裴寶兒慢慢就淡定了下來。
成親的人又不是自己,她就是來兼職當化妝師,有什麼好緊張的。最壞的打算,不過是化壞了,榮登蘇家黑名單,以後也沒法幹這個兼職罷了。一點都不悲慘,真的!
裴寶兒笑著給主家蘇夫人打過了招呼,假裝沒看到對方眼中隱含的擔憂,八成是怕自己搞砸。她開始給蘇姑娘梳頭,手下動作熟練,口中也照例說起了“一梳梳到尾,二梳姑娘白髮齊眉”這樣的吉祥話,一直說到“十梳夫妻兩老就到白頭”,才開始動作利落地開始盤發編髮髻。
蘇姑娘生著一張容長的臉兒,五官端正,就是吃了臉型的虧,姿色稍減。
裴寶兒沒有梳最流行的飛天髻,因為那樣會顯得新娘子臉更長,且蘇姑娘髮量偏少,梳那飛天髻須得加入大量的假髮片,不僅梳的人累,新娘子頂著一頭假髮也累。故而,裴寶兒選擇給蘇姑娘梳的是十字髻。
先將頭髮盤成一個“十”字行的髮髻,填充入一定假髮片固定,再將餘發在頭的兩側各盤一鬟直垂至肩,上用簪、釵固定。
這種髮髻所需髮量不多,也不需要插滿頭珠翠,只一個小小金珠冠已經夠貴氣逼人,一會蓋上紅蓋頭就好了,也為新娘子省了不少事。最重要的是,兩側垂下的頭髮可以起到修飾臉型的效果,此外,因為沒有劉海一說,額頭上方的頭髮裴寶兒沒有梳得很緊,打造出了一種自然的蓬鬆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飾額上髮際線的效果。
裴寶兒手腳很快,登時蘇姑娘便舊貌換新容,雖還未上妝,整個人已經煥發出了不一樣的光彩。
圍觀的眾人看在眼裡,紛紛嘖嘖稱讚,唯有剛才唱衰裴寶兒的長舌婦馬氏嘴上訥訥應和著,心裡卻酸溜溜的。
裴寶兒看著自己手下的成品,滿意一笑,又開啟自己帶來的妝盒。
雖然王太太交代過了,說是蘇家富足,姑娘的胭脂水粉、梳頭工具都自備了一套上好的,她完全可以空手去。不過,裴寶兒還是帶上了自己的一些家當。
有些年輕的小姑娘便耐不住好奇心探頭看去,只見那妝盒雖然小,卻五臟俱全。總共有三層:上面一層都是些尋常的圓盒,印著梅蘭竹菊的花樣,估摸著就是胭脂水粉;中間一層則有些不一般,竟是大大小小的鬃毛刷,做得十分精細,最粗的不過雞子大,最細的堪比蟹爪筆;最下一層放著兩塊似玉的石頭,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只是出現在妝盒裡顯得有些詭異。
有人看到那些刷子,不免驚訝地嘀咕起來,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女眷的注意。
馬氏也看在眼裡,小眼珠子轉了一圈,立馬覺得找到了扳回場子的方法,故意大聲道:“哎喲,你這妝娘怎麼連個絞面的線軸都不帶?光帶這些個刷子,該不會是想用蠻力給我們家姑娘開臉吧?”
裴寶兒手下動作一頓,茫然地撓了撓頭。
“啊?王太太沒說要開臉啊,在我們老家,這活計不都是姑娘家的姑姑嬸子輩的做麼?”
這話倒也挑不出什麼大錯來。
老祖宗傳下的規矩,女子出嫁前必須絞面,這是最輕省的活計。一般來說,女方家底如果殷實,多半會請個身份高點的夫人來做這活計。而梳頭、上妝的工作比較繁瑣,又會換專門的梳頭娘子上。
譬如說,蘇縣丞完全可以請縣令夫人來做這事,彼此沾沾喜氣,但你總不好意思賴著縣令夫人做梳頭娘子的累活吧?
但,如果是小門小戶,也顧不得講究這些規矩,直接請個全福太太來包辦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