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每每行事,都要許幾個官職出去。
......
【面對整裝待旦的東都守軍,黃巢來了個急轉彎。】
【他調轉方向,長驅南下,接連橫渡天塹長江,攻陷虔州、吉州、饒州、信州等地。】
【朝廷傻眼了,又上黃巢的當了。】
【黃巢軍一路南下,先是在贛省劫掠一番,隨後轉而向北,進攻宣州。】
【宣州攻不克,黃巢也不執著,轉戰浙東,8月攻克杭州,9月攻克越州。】
【自此,黃巢的“大迂迴戰術”宣告成功了。】
......
儘管黃巢身為起義軍的領袖,但李世民卻不得不承認一點。
黃巢在統兵征戰方面,確有獨到之處。
在這場戰鬥中,黃巢先是假意歸降,接著威脅東都洛陽。
再以洛陽為餌,千里南下奔襲,成功化解了大唐各鎮聯軍對黃巢形成的包圍之勢。
在南下的過程中,黃巢軍又一路劫掠,招兵買馬,實力也不斷的壯大。
此戰術還頗有華夏後人迂迴作戰的風範。
李世民心中再次升起一種預感。
恐怕要不了多久,黃巢的軍隊就會進入全面進攻的階段,一路北上,直指長安城。
......
【黃巢利用千里大迂迴成功晃過唐軍,南下開始劫掠杭越地區。】
【眼看富庶的杭越地區即將失守,朝廷緊急召開了會議。】
【宰相盧攜建議,應調遣前西川節度使高駢前往平叛。】
【一看盧攜推薦了自己人高駢,王鐸自然也不願落於人後。】
【王鐸推薦了他自己。】
......
永樂年間。
朱瞻基相當無語。
高駢出身於名門渤海高氏,是名將高崇文之後。
一生可謂是戰功赫赫,平党項、御吐蕃、擊南詔。
如果不是晚年的那些迷之操作,高駢絕對能在名將榜上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