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1章 “中間商”賺差價 (2 / 3)

春秋時期。

齊國宰相管仲對鹽的價值就深有感觸。

他曾經對齊桓公說,十口之家有十個人吃鹽,百口之家就是一百個人吃鹽。

假如鹽由朝廷來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每升鹽哪怕只是長兩錢,那麼一年下來,朝廷的財政收入將會增加多少呢?

於是,他就提出了“官山海”的政策,對鹽、鐵實施專賣。

他還認為,直接收稅沒有那麼體面,畢竟很容易就攤上一個“沉重稅賦”的評價。

這也顯得不是那麼光彩。

所以,齊國可以換個方式來收稅,即透過鹽、鐵來隱形收稅。

這樣百姓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收了稅,朝廷還能不動聲色的將錢裝進腰包。

......

【自鹽鐵專營制度實施以來,它便成為了歷朝歷代帝國增加財政收入的一把利劍。】

【漢武帝時期,正是憑藉這一制度,成功地緩解了中期面臨的財政困境,助力漢武帝成就了一代霸業。】

【不過在大唐建立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卻採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

【宣佈大唐不搞鹽鐵專賣,且山澤陂湖與眾共之,即大山大河他和百姓共享。】

【然而,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大唐經濟遭受重創,財政陷入極度困難,甚至一度窮到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來。】

......

李世民臉色又難看了幾分。

安史之亂!

又是安史之亂!

後人每每提到大唐由盛轉衰,就會提到這場浩劫。

可是安史之亂到底是如何爆發的啊?

後人怎麼不多講講!

......

【如此一來,山河便不能和百姓共之了。】

【大唐也只好掏出“食鹽專賣”這把利劍,開始執行“榷鹽制”開始執行。】

【剛開始和漢武帝時期一樣,鹽由民制、官收、官運、官銷。】

【朝廷按十錢一斗,從產鹽戶手中收鹽。】

【然後漲十倍,以一百一十錢的統一價格賣給老百姓。】

【不過由於朝廷在整個個過程中要承擔收鹽、運輸、銷售的工作,所以就需要任命大量的鹽吏。】

【為了精簡人員,鹽鐵使劉晏想了個辦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