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2章 不第後賦菊 (1 / 3)

【白居易在《鹽商婦》一詩中,就曾這樣描寫。】

【如果小姑娘有幸嫁給了鹽商,那她可太幸福了。】

【婚後什麼活都不用幹,這輩子就可以徹底躺平了。】

......

李世民臉色頓時很不好看了。

這首詩,何其諷刺!

鹽商之妻的錦衣玉食,恰恰揭示了鹽商發跡背後食鹽官營體制的弊病。

鹽政管理者的無能,才會讓私鹽販子興起,私鹽交易才會越加猖獗。

而那些鹽商的一夜暴富,那必然是會造成百姓越加貧困。

......

【暴漲的鹽價讓百姓們苦不堪言,許多人不得不吃起了“淡食”。】

【於是,在鹽從十錢到三百一十錢的巨大差價之間,一股勢力勇敢的衝破夾縫崛起了。】

【他們就是私鹽販子。】

【私鹽,憑藉其遠低於官鹽的價格優勢,一經問世,就受到了百姓的熱烈追捧,但同時也招致了朝廷的嚴厲打壓。】

【據史書記載,販賣私鹽超過一石者,就要被處死。】

【街坊鄰居若是沒有舉報,就要陪著一起死。】

......

大部分皇帝此時都頭痛不已,尤其是清朝的皇帝。

自從唐朝中期開始,均田制的崩潰與朝廷開支大增,導致鹽價攀升。

後來私鹽販子便已經呈氾濫趨勢。

不僅生活困苦的普通民眾參與其中,就連官員、負責押運鹽船的軍將以及船工都開始販賣私鹽。

到了宋朝,私鹽販子越發猖獗。

他們為了對抗官府,開始結夥而行。

規模之大,甚至達到“動以千百為群,盜販茶鹽”的地步。

後來又經過元、明兩朝的發展,終於至清朝時達到了頂峰。

私鹽販子不僅人數眾多、構成複雜,而且活動範圍廣泛,販賣數量更是驚人。

更為嚴重的是,他們開始普遍攜帶武器,聚眾販私。

儘管朝廷屢次嚴厲打擊,但私鹽活動卻如同野草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此時大清的皇帝均感覺很是無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