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差距也太大了!比不過啊比不過啊!
即使他不眠不休,自己活到百歲,也寫不出來四萬首啊!
而當他看到乾隆作的詩之後,他放下了筆。
跟寫這種詩的人比數量,實在是沒有比的必要!
......
李白、杜甫、高適三人並肩而立,面面相覷,嘴角不約而同地抽搐起來。
杜甫率先打破了沉默,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
“這都什麼玩意?!”
就這詩,第四句還寫不出來?!
高適感覺整個人都快要傻了,他看著遠方的山巒,略顯呆滯地說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快來數一數......”
說到這裡,他的話語戛然而止,彷彿連繼續的勇氣都失去了。
於是,他的頭如同機械一般轉向李白。
李白有些沉默。
“別看我,我接不下去!”
如果他接了第四句,那就是對他的侮辱!
他剛看到乾隆一生作了四萬首詩幾乎與整個唐代詩人之總和相媲美時,甚至還生出了幾分敬意。
身為帝王,能於百忙之中有如此高產,實屬難得!
然而,寫詩不僅要有數量,更是要保證質量!
看到這首《飛雪》,他只感覺自己的眼睛都要瞎了。
天幕為何要如此侮辱他的眼睛!
......
永樂年間。
朱瞻基此刻笑得前俯後仰,已經快直不起腰了。
“就這樣的詩作水平,我一個時辰之內,輕輕鬆鬆便能創作出十首來。”
“不,百首!”
他自信一笑,繼續說道:
“而且,我還不用別人代筆。”
......
乾隆看到天幕中後人的嘲弄,臉頓時漲成豬肝色。
《飛雪》這首詩,那是他微服私訪杭州西湖之時,偶遇雪舞西湖的絕美景象,他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他便觸景生情,隨口吟誦起來。
前面三句,他靈感如泉湧,脫口而出。
可到了最後一句,他確實怎麼都想不出來了。
他和隨行大臣們,都對著這漫天飛雪陷入了沉默。
正在這時,隨行的紀曉嵐說道:
“皇上這詩做的極為精妙,想必一定是能流傳後世之作。”
“微臣斗膽一問,這第四句可是,飛入蘆花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