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瞥見這個影片標題的瞬間,面色驟變。
他才剛準備大刀闊斧的準備改革科舉制度,天幕就播放科舉作弊手段。
這讓天下舉子學會了還得了!
天下舉子競爭,就會有人想要走歪門邪道,科舉作弊本就防不勝防。
若此等影片流傳,必然使得他們日後防範的難度倍增。
李世民突然感到一陣頭疼。
......
【原來古代科舉考試竟然還有如此多作弊方法。】
【最低階方法的叫“夾帶”。】
【就是將準備好的小抄藏匿於衣物或者頭髮之中,甚至乾脆寫在面板上。】
【這些作弊小抄的精細程度令人咋舌。】
【一粒米能蓋住6個字,和火柴盒一般大小的小書居然能寫下四萬多字。】
【這麼小的字,是用老鼠的鬍鬚寫成的,用放大鏡看甚至能清晰的看見筆鋒。】
【華夏曆史博物館有件藏品,乍看之下不過是一件麻色花紋的衣物,然而仔細觀察,上面竟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幾萬字的蠅頭小楷。】
【不光正面寫了,反面也寫了,而且字型工整,筆鋒猶存,這正是當年考試的作弊答案。】
......
天幕中出現了這件獨特的藏品和精心製作的小抄書籍。
隨著鏡頭緩緩拉近,那些原本如小黑點般密密麻麻的字跡,竟展現出了書法般的韻味,細緻觀察之下,每一筆都顯得蒼勁有力。
此時彈幕彈出。
“每多一個作弊的考生,就有很多老鼠失去了鬍鬚。鼠鼠不容易啊!”
“用老鼠鬍鬚寫小抄,為科舉作弊真是煞費苦心!”
“古人的眼睛也太好了吧,這麼小的字都能看的見。”
“看來作弊還是技術活。”
“還有更絕的,據說還有把小抄塞屁股帶進去的。”
......
楊堅仰望著天幕,眉頭緊鎖,顯得極為不悅。
他創立科舉制度,初衷便是從寒門學子中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藉此削弱根深蒂固計程車族勢力,鞏固隋朝的統治根基。
他還規定,只有透過考試的人才能獲得官職,就是想要所有人能夠公平競爭。
科舉制度的提出之初,朝中不乏反對之聲。
這也很容易理解,那些手握重權的大臣們,他們要保護自己的權益。
一旦所有人都參加科舉,他們的子孫後代將難以透過傳統的方式獲得官職,他們在朝廷的勢力也會隨之削弱。
這也正是他要創立科舉制度的原因。
他已經從天幕中得知了科舉制度在華夏曆史中的深遠影響,那他勢必要排除萬難也要將科舉制度執行下去。
科舉制度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官員權力再大也無法改變考生分數,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官員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然而,楊堅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考生作弊!
他們竟然為了考取功名不擇手段!
突然,他又想到一個問題,心中一驚。
這些作弊手段既然在後世頻出,說不定在隋朝也有!
科舉制度是平民改變命運,鯉躍龍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