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點頭應下,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擔。
......
永樂年間。
朱高熾也理解了這些案件的深意。
後世法律極其完備,對各類罪行都有著極其詳盡的解釋。
“父皇,咱大明律是否要補充,做到各類罪名事無鉅細。”
“這樣就可以避免無端爭執。”
朱棣緩緩點頭。
另一時空中的李世民也是如此。
他已經有一些律法修改的思路了。
“輔機,玄齡,看來咱們需要再完善一下《唐律疏議》和《貞觀律》了。”
與他們有著同樣心思的皇帝不在少數。
正在他們商議該如何修改本朝法律之時,下一個影片開始播放。
【為何封建王朝逃不過三百年魔咒?】
......
這個標題讓各朝皇帝瞬間虎軀一震。
他們雖已從天幕中得知,自己的王朝終將被新的朝代所取代。
但他們內心深處仍抱著一絲希望,畢竟他們已經知道了歷史的程序。
有些想法也更易於實現,有些事情還是可以避免,有些遺憾還能彌補。
試問有誰不希望打破歷史的桎梏,讓自己的朝代能夠傳承千秋萬代,永載史冊?
與此同時,民間的起義軍也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既然封建王朝都不超過三百年,那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句話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
對於這個問題,李世民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不得民心!
秦朝、隋朝的滅亡皆是如此。
秦二世胡亥對百姓施行暴政,繁重的賦稅、徭役以及兵役,更是有嚴酷的刑法,使得百姓怨聲載道,最終忍無可忍,揭竿而起反抗暴秦。
隋朝亦是如此,隋煬帝大興土木,揮霍無度,多次巡遊和對外戰爭更是勞民傷財,最終國力日漸衰微,引發了隋末農民大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