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我就刷個影片,怎麼古人都破防了> 第132章 改造儒家,獨尊儒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2章 改造儒家,獨尊儒家 (3 / 3)

“等局勢穩定之後,重新制度政策即可。”

劉邦“嗯”了一聲,同意呂雉說的話。

......

【在這種背景下,董仲舒提出了“限田制”,旨在遏制士族的擴張。】

【然而,無論是對抗士族、討伐匈奴還是清理諸侯,先決條件都是皇帝必須掌握絕對的權力。】

【歸根結底,提倡“集權制”的法家才能幫皇帝解決實際問題。】

【然而,漢朝的建立初衷在於推翻崇尚法家的暴秦,這兩者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面對這樣的困境,漢朝選擇了對儒家進行改造,並最終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獨尊地位。】

......

嬴政眯起了眼。

“外儒內法嗎?”

漢朝也知道法家才能幫皇帝解決實際問題,可是為了避免走秦二世亡國的路,搞出來披著儒家皮的法家。

先秦的法制本是比較薄弱的,自商鞅提出“法治”後,秦朝的法制才開始逐步完善。

商鞅強調了人性本惡,因此主張透過法律來約束和規範人的行為,從而引導人們步入善良與有序的社會生活。

而儒家則認為人性本善,要施以“仁政”。

這兩種理論就是對立的。

嬴政對此饒有興趣,他也想看看漢朝能將儒家改造成什麼樣。

當然,他也意識到秦朝的律法比較嚴苛,他也在尋求解決之法。

......

【董仲舒對儒家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第一個是大一統的理念,出自儒家的《公羊春秋》,這為“外儒內法”的集權提供了理論基礎。】

【第二個是天人感應的觀念,它源於陰陽家的思想,這就透過神話皇權和孔子,進一步論證了帝王統治的合法性。】

【第三個是三綱五常的倫理體系,制定了一套“君為成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等級秩序。】

【除此之外,董仲舒還融合了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的部分思想。】

【例如,他借鑑了道家對“有”與“無”的理解,進一步闡釋了君臣之間的關係。同時,他也主張建立完善的律法制度。】

【可以說,經過董仲舒的改造,儒家已經與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產生了明顯的偏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