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未成就帝業前,也曾求賢若渴,給予了文人極高的禮遇。
然而天下雖是打來了,問題也隨之而來。
他最頭疼的便是沒有官員。
因此,他對整個天下發詔書廣納賢才,期望儒家文人能夠入朝為官,以此來鞏固國家政權。
然而大量的文人卻不願意為官。
鑑於大明剛剛建立,根基未穩。
他沒有對其大動干戈,而是採取了溫和的拉攏態度。
於是他召集那些不願意出仕的文人修《元史》。
參與修史可是能夠名留青史的美差!
此舉確實是吸引了大量的文人。然而這些人也僅僅只是來修史,大部分並沒有留在朝廷為官。
少部分入仕的,最後還都棄官而去。
他怒了!
屠刀一旦舉起可就很難放下了。
對於不聽話的文人,他不會手軟!
他甚至出臺了專門的律法,不肯當官的文人,殺人抄家!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
因為文人的不配合,他有心懲戒,發動了很久了“文字之禍”。
一旁的馬皇后想起來胡惟庸等人的下場,一聲嘆息。
她當時想勸阻,朱元璋卻反問她知不知道司馬懿。
她當時只有語塞。
於是,她忍不住說道:
“有些文人可是有真本事的,於治國有益!”
聽見馬皇后的話,朱元璋冷哼一聲。
“文人做文章,堆砌辭藻,華而不實,誇誇其談。不談治國之策,能有何用!”
“而且不入仕的文人,有再多的治國之才,又有何用!”
“拒不入仕的文人,著實可恨!”
馬皇后又語塞了。
......
天幕繼續播放。
王勃攥緊了手中游泳健身的傳單,沉聲道: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