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載人飛船。】
【“神舟”一詞,出自司馬遷《史記》。】
【華夏名曰赤縣神州。】
【“神舟”,既有“舟”同“船”的文化釋義,也有著“神州”騰飛的希冀。】
【“天舟”載物,“神舟”載人。】
【從1999年無人試驗飛船的神舟一號,到003年航天英雄隨著神舟五號的出征太空,再到近期發射的神舟十七號。】
【這艘神奇的飛船,一直在擺渡一個又一個的新奇蹟,將華夏人的夢想運抵燦爛星河。】
......
“《史記》?”
“我寫的?”
司馬遷此時正在汨羅江邊憑弔屈原。
他的父親司馬談在長安任太史令一職。
父親讓他遍訪大漢河山,蒐集遺聞古事,網羅軼失舊聞。
於是他自二十歲開始,便開始遊歷天下。
“這個書名聽上去是對歷史的記錄?”
“父親常說我司馬家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兼併混戰,導致史書丟散、記載中斷。”
“作為太史令是一定要評論記載,國家的歷史文獻絕不能中斷。”
“父親一直在編寫這些歷史的論著。”
“看來日後是我繼承父親遺志,完成編纂了。”
“《史記》,這個名字不錯!”
“以後就叫這個名了!”
此時。
他還根本沒意識到。
他編纂的史書在日後會被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和屈原,彷彿在冥冥中聯絡在了一起。
與此同時。
劉徹看著一臉激動的司馬談一臉好奇。
“太史令?你為何如此激動?”
“你也姓司馬,莫非......”
司馬談聽見後連忙答道:
“陛下,司馬遷乃犬子!”
“他此時正在遊歷天下!”
劉徹頓時眉開眼笑。
“遊歷好!”
“蒐集舊事,傾聽民聲,才好著書啊!”
“待其遊歷歸來,便任郎中。”
雖然劉徹還不知道《史記》在後世的價值。
但此等“國之重器”的取名出自於司馬遷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