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達完這道命令,徐輝祖忽然有些疲憊,將自己藏身於大帳之內,身子深深隱沒於黑暗之中。
戰線的順利,卻並不代表朝中會安定。
相反,他擔心朝廷那邊,會有大事發生
永樂二年,二月二。
這個本該龍抬頭的日子,朱棣這頭帝國之龍,卻格外的暴躁。
李景隆殉國的訊息傳回國內,朱棣當場就有些崩潰,直接輟朝三日。
據訊息說,戰後李景隆的屍首都湊不全,是許多士兵扒在地上,一寸一寸的拼,才勉強拼回了不到一半。
誰也不知道朱棣究竟在後宮哭了多少次,唯起居注的官員,在本子上輕輕寫下寥寥幾筆。
曹國公薨,帝大拗,輟朝三日,連日哀哭。
曹國公府連夜搭起靈棚,舉府痛哭不止,聲震數里。
朝中的官員紛紛前往弔唁,以託哀思。
李景隆的女兒李氏,即嫁給晉王朱棡次子朱濟熿的昭德王妃,聞噩耗連夜趕回京城,為父親守靈。
是夜,群臣弔唁完曹國公後,卻有幾個傢伙互相使個眼色,來到一臉悲傷的李增枝面前。
“李都督,節哀。”
李增枝漠然抬眸,點了點頭“有勞諸位大人弔唁家兄,感激不盡。”
“應該的,應該的”,一個御史忽然低聲說道“李都督,可否借一步說話?”
李增枝愕然,旋即默默起身點了點頭“請諸位移步書房一敘。”
誰也不知道幾人說了什麼,只是第二天一早
“什麼?李增枝跪在宮門口?”
朱棣一臉愕然“他不給他哥哥守靈,跑皇宮來裹什麼亂!”
黃儼一臉難為,“皇爺,李都督說,他說”
“有話說,有屁放!”
朱棣隱隱覺得事情不對,臉色冰冷看著黃儼“據實奏!”
“是,皇爺。”
黃儼理理思路,儘量組織溫和的語言複述“李都督可能是對晉國公有些什麼誤會,他覺得他覺得曹國公殉國一事,是,是”
“他是不是說,李景隆之死,是蘇謹乾的!”
“皇爺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