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元年十一月十二,不宜出行。
朝鮮大西北的蓋馬高原,位於狼領山脈的臥碣峰,頭頂上的陰霾久久不散。
英軍的飛機圍著這座山頭,已經進攻了足足三天。
這三天的時間,飛機編隊前後接力圍攻,幾乎不給蘇謹喘氣的功夫。
蘇部的這幾百親衛,只能散在崇山峻嶺之中,依靠自動火器交織火力,勉強抵抗,苦苦支撐。
雖然英軍的戰機也屬於‘皮薄餡大’的那種老式戰機,但子彈打在上面,也不過只能打出叮叮噹噹的火花。
想要直接擊毀敵機,恐怕只能寄望於恰好命中駕駛艙的玻璃,或者打穿油箱。
但這種機率,幾乎可以小到忽略不計。
哪怕親衛們願意犧牲自己,使用之前用過的‘刺雷’戰術,與敵機同歸於盡,也不過是痴人說夢。
狡猾的約翰吃過虧,怎麼可能還給對方這種機會?
蓋馬高原是北部山地和高原的主體,介於狼林山脈、赴戰嶺山脈和白頭山脈之間,熔岩覆蓋地區較廣。
高原面波狀起伏,海拔大概在1000-1500米之間,東高西低。
而蘇謹所在的高地,恰好在高原西部,海拔位置並不算高。
這樣一來,英戰機就能完成高對低的壓制,且受到高原氣候影響不算太大。
連續三日的進攻,將蘇謹所部的活動範圍,已經壓縮在山脊一帶,活動範圍越來越小。
雖然還沒抵達一線接手指揮,但約翰心裡十分清楚,留給蘇謹的選擇並不多。
他要麼選擇繼續向東,進入海拔更高的北水白山苟延殘喘,要麼就只能選擇西退,經江界城撤離朝鮮戰場。
或者固守待援。
勢必要將蘇謹徹底留在這裡,約翰怎麼可能會給他這樣的機會?
繼續遠端下令指揮圍攻臥碣峰的同時,約翰也留下了自己的伏筆。
“向東走。”
這日的轟炸剛剛結束不久,蘇謹果斷下令“讓兄弟們向北白冰山附近迂迴。”
馬三顯得憂慮重重“兩山之間有很大的開闊地,若被洋鬼子發現,後果不堪設想啊。”
他的眉目之間有些焦急“老爺,不如讓他們動一”
“不行!”
他的話還沒說完,蘇謹就搖頭否決
“現在看見的都是戰鬥機,我忍了這麼久,豈能甘心收一點小蝦米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