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冬凜凜寒風,吹不散將士們心頭的熱血。
透骨的溼寒,浸不散大明數萬甲士的森森虎威。
朱棣的眼神透著凜然,滿意的在校場逡巡,龍口威吼出最後一句話:
“演武——開始!”
全軍將士齊聲怒吼:
“風——風——大風!”
“風——風——大風!”
兵不貴多,而貴於精,這是老朱家帶兵的宗旨。
從朱元璋跟著郭子興混的時候,看到濠州的那些所謂豪傑,他心裡就清楚————
沒有一支令行禁止的精兵,他永遠也只能是個土匪頭子。
洪武六年的時候,因為天下戰事減少,老朱擔心軍隊失去戰鬥力,頒佈了《教練軍士律》,定下演武的規矩。
其中內容細的令人髮指,就不一一贅述,總而言之一句話————都給咱動起來!
乾的好的,賞!
幹不好的,回家?
想得美!
輕則貶職罷官,重則軍棍,再嚴重的直接砍了腦袋了事。
為了不變成丈二和尚,所有衛所無不戰戰兢兢,小心應對,生怕觸了陛下的黴頭。
當然,對於那些勤奮打磨自己的精兵悍將,演武對他們就是改變人生的天梯。
總之一句話,是騾子是馬,你給咱拉出來遛遛。
遛的好,大大滴賞。
你要是‘沒溜’,那咱老朱保證收拾你的時候更‘沒溜’。
朱允炆時期,演武一度淪為形式,基本處於癱瘓的狀態。
當然,那個時候舉朝都忙著對付朱棣和蘇謹呢,也沒工夫搞什麼演武。
不過眼下軍中的部隊,與洪武、建文時期相比,差別已經很大了。
最強的軍種,當然是朱棣的天子親軍,他們也是隨著朱棣靖難的精兵悍將。
然後就是京城殘餘的守軍,這些軍隊大部是投降而來。
朱棣雖然沒有牽連、追責,但自然也不會再重視他們。
這次演武也就是起到個陪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