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裡張燈結綵,大張宴席,規模比中午那頓要大得多!
朱棣也要學著和他老爹一樣,設宴和兄弟們一起過年。
他也給自己定下規矩,以後除夕夜跟家裡過,正旦夜跟兄弟們過,設為永例。
這話聽得蘇謹陣陣撇嘴。
咋這當上皇帝以後,一個個的都變成了‘設定狂’?
希望他別學老朱搞一本什麼《皇明祖訓》出來,讓後世子孫苦不堪言。
哦,他搞不了,他爹那本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酉時一到,無論是新晉的國公,還是老牌勳貴,便陸續前來赴宴。
因為帶有家宴的性質,在奉天殿門口迎賓的是太子和朱高煦。
朱高煦時不時回頭看一眼蘇謹,然後撐起笑臉迎接這些叔叔伯伯爺爺們...
“營國公郭英到~~~”
“曹國公李景隆到~~~”
“魏國公徐輝祖到~~~”
“定國公徐增壽到~~~~”
一個一個老牌勳貴進場,這些人不是朱棣的大舅子、小舅子,就是父皇的叔伯,朱高煦打起精神迎接。
唯一一個和自己同輩的,是曹國公李景隆...
但人家可是靖難功臣,自己可不敢擺王爺的架子。
只是以往清矍高大,風度翩翩的李景隆李大表哥,表情看來卻懨懨不樂,沒什麼精神。
可當他看到蘇謹的時候,忽然卻來了精神。
“哼!”
狠狠瞪了蘇謹一眼,李景隆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朱高煦一愣,用狐疑的目光看向大哥。
太子悄悄在他耳邊說道:“前些日子父皇想讓曹國公南征,被小叔叔直言拒絕了。”
“哦...”
朱高煦這才明白兩人矛盾從何而來。
李景隆雖然在靖難中立下大功,又是‘送’兵,又是‘送’城池的。
但在整場戰役中,他的帶兵能力也一直為人詬病。
尤其是在哪些文官嘴裡,他李景隆說什麼人在曹營心在漢,分明就是打不過,望風而降的降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