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蛙跳戰術,是前世美軍在太平洋戰區使用的一種非常規戰術。
當時日本人佔據了大量海島,並在主要島嶼上面設下重重防護。
如果硬要一座一座小島去攻佔,效率低下不說,還會浪費大量的軍火。
尤其是對那些島嶼實施強攻,一定會出現大量的人員傷亡,這是美軍絕不願看到的。
於是,所謂的蛙跳戰術就被髮明出來。
蛙跳戰術,顧名思義,就是像青蛙跳躍一樣。
這種非常規戰術的要旨,就是放棄傳統逐一佔領敵軍控制地區的戰法,
而是在攻克一個島嶼後,馬上跳過一個或者幾個島嶼,在敵人意想不到的位置發動進攻。
避開的這些島嶼,往往都是敵軍重兵佈防、需要犧牲大量人員和精力的地區。
美軍在繞過這些島嶼以後,轉而去拿下週邊,或其他防禦力量薄弱的島嶼,反而就能夠形成一個反包圍的態勢。
這樣一來,好處不僅在軍事上能對其形成包圍,更能切斷日軍的補給。
等到美軍把周邊都封鎖了以後,島上的日軍根本就不可能會得到足夠的物資補充。
到了最後都不用去打,可能他們自己就扛不住崩潰了。
但這樣的戰術施行前置條件,是必須拿到制海權和制空權。
目前的朝鮮戰場,英軍做到了。
制空權自不用說,明軍壓根沒有有效防禦戰鬥機的武器。
至於制海權,雖然他們還做不到完全控制。
但只要在對馬島南北的釜山海峽,以及對馬海峽佈下艦隊,就能阻隔永寧衛前往東朝鮮灣,從而形成區域性制海控制。
而約翰這個所謂蛙跳戰術,其實是原本戰術的一個變種。
朝鮮是個大島,自然不需要去爭奪什麼小島的控制權。
但約翰很雞賊的利用戰鬥機,專門去襲擊明軍佈防重地之外的地方。
乍一看沒什麼用,畢竟炸完了他也不能去佔領。
但是時間長了呢?
這些地方必然會形成真空地帶,到時候只需要派幾支空降兵,就能從後方對明軍形成致命打擊!
不佔,亦是佔。
蘇謹手指著幾處頻繁被英空軍襲擊的位置
“約翰這老小子看似是在進攻徐輝祖的正面防線,但他的主要火力卻全扔在了這幾處地方,尤其是順川!”
順川位於平壤身後的大同江上游,本就不是徐輝祖重兵佈防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