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朱棣和稀泥,讓蘇謹答應明年‘還’鄭賜一倍的銀子才作罷。
不過,據說那天鄭賜下衙之後,破例的打了一壺好酒...
...........
而這邊,朱高煦早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化身‘朱姥姥’。
一邊讚不絕口,一邊數著船塢中業已完工的海船。
“咦?那邊是?”
順著朱高煦手指的方向,是一片工人忙碌的身影,章陵急忙解釋:
“回王爺,那邊是新的在建的作塘,除此之外南面的新廠也有十八條新作塘同時開建。”
“嘶~~~~~~~~~~~~~!”
朱高煦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建這麼多作塘,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木料,才能支應生產。
照父皇這敗家的速度,自己西征的軍費還有著落嗎?
忍不住哼了一聲:“建這麼多寶船,用的完嗎?”
“王爺,可不止是寶船啊。”
鄭和略帶得意、滿意以及嘚瑟的目光逡巡著作塘,彷彿地主老財在巡視自己的田地:
“新船廠那邊,主要做的是慎海衛那種輕型風帆戰艦,和咱們這邊的不一樣。”
“哦,原來如此。”
既然是小叔叔的東西,那必然是好東西,造多少都不算浪費。
“這個本王懂,就像騎兵中輕騎兵、重騎兵的作用一樣。”
“王爺睿智。”
鄭和輕輕拍了個馬屁:“海上作戰一樣需要分割包圍、追擊索拿,不然打贏了卻讓海寇跑了,不是白白辛苦一場嗎?”
出海就是為了賺錢,光打跑敵人可不算勝利,怎麼也得把敵人的戰船、人口、財富奪來吧?
嗯,必要的情況下人口可以不要,那個玩意不值錢。
“言之有理。”
在章陵和鄭和的陪同下,朱高煦登上一條已經能下水的寶船巡視。
這僅能算中小型的寶船,俗稱兩千料船,已經十分威武。
至於四千料的大船,因為特別佔地方,造好後就只能立即開出作塘,在港口停放。
雖說這些鉅艦和風帆快艦各有各的好處,但它才是艦隊主力。
鄭和始終信奉先生蘇謹說的一句話——在大海上玩船,拼的就是一個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