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瓷器亦是如此,咱們只需要做好防偽就沒問題!”
但隨即,姚廣孝亦有疑問:“可是時日長了,總有人會有辦法制偽、走私吧?”
“走私是很難禁絕的。”
這一點蘇謹大方承認:“咱們現在要做的,是培養這些海商的‘輸出習慣’。”
“輸出習慣?”
“不錯。”
蘇謹點點頭:“短日內,他們很難制偽,咱們要做的,就是抓緊這段時間,培養他們繳稅、出貨的習慣。”
“同時,在海上也要大力查抄走私船隻,殺一儆百!”
“這樣一來,只要讓他們習慣了從市舶司走貨、繳稅,能踏踏實實把錢賺了,誰又願意冒著殺頭的風險?”
“別忘了,現在走一船貨,至少都有十倍的利潤!繳納一點稅款又算什麼?”
朱棣聞言點頭:“嗯,言之有理,就這麼辦!”
有些話蘇謹沒有說。
市舶司收稅的職能,只是最初形態。
隨著開海興盛,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和貨走在海上。
到了那個時候,無論是絲綢也好、瓷器茶葉也罷,利潤都會大幅降低。
尤其是如今的大明民間作坊興盛,已有工業革命的趨勢。
將來越來越多的貨物會開始積壓,進而貶值。
不過那又如何?
只要大明比別人走快一步,完成最初的原始資本積累,就能更快發展。
只要保證貨物的超前性,就能穩壓別人一頭,繼而形成貿易順差。
蘇謹都能預想到,到了那麼一天,一旦有國家敢來撩大明的虎鬚,大明都不需要動用軍隊。
只要把貨物向他們一傾銷...
哦豁,世界末日哦~~
而蘇謹要做的,就是在離開之前,保證大明能走在別人前面,做那風口的浪潮兒!
“當然,一味的罰也是不行的。”
蘇謹忽然想起什麼:“不妨先拿江浙一帶做個試點,
凡是積極納稅的,在規定期限內按時回船的,予以獎勵,比方說免部分稅收,或者優先拿貨。”
“嗯,這個辦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