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聞鼓?可是有什麼冤案?”
朱棣有些微微發愣。
登聞鼓是朱元璋時期設下的,是為百姓提供一個直達天聽伸冤的渠道,在建文時期曾被一度廢棄。
朱棣登基以後,再次重啟登聞鼓,不過迄今為止,也沒一個百姓來伸過冤。
登基之初,事事需要籌謀,這等小事自然也被朱棣忘了。
乍聞登聞鼓響,朱棣還以為真有百姓來伸冤,頓時樂了。
“來來來,朕今日也當一回判官,來為咱的子民伸張一下正義。”
可那侍衛臉色卻有些尷尬:“回陛下,敲鼓者非一人。”
“啥?”
朱棣一愣,忍不住笑道:“難不成還出了個大案、要案不成?”
“回陛下,敲鼓者乃為諳厄利亞和談一事鳴鼓,祈求陛下和談。”
聞言,朱棣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紀綱!”
“陛下,紀指揮使出宮辦差了。”
黃儼適時站到他身邊:“不如奴婢出去打探一番。”
“去。”
朱棣也沒心思管黃儼心中的那點彎彎繞,沉著臉不吭聲。
朝廷和談要事,何時輪到百姓來置喙?
更遑論,和談一事尚未有定議,百姓又是如何知曉?
忽然,他想起傳了一天的謠言。
“呵呵,原來在這等著朕呢?”
他看出來了,這就是那洋鬼子使者背後的主人,在和他下一盤棋。
這一步,無非就是想逼著朕與他和談罷了。
既然你想談,好啊,那朕就偏不如你的意!
沒多久,黃儼帶著喜色狂奔而回。
但進御書房的瞬間,他的臉瞬間耷拉下來,扮作一抹愁色:
“陛下,奴婢打問清楚了,帶頭的人叫蒲萬年,福建泉州人,攛掇無知百姓敲了登聞鼓。”
“姓蒲?”
朱棣一愣,旋即冷下了臉:“蒲氏餘孽?”
“這...想必是的。”
“哼,先帝當年饒其狗命,未曾殺絕,想不到還敢出來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