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魯能看出的問題,其他人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的出來。
一邊是浙江道、杭州府上下官員,一邊是靖難功臣蘇謹,
大部分人都是抱著兩不相幫,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思,瞧著熱鬧一言不發。
但一些出身江南,甚至和那些人有千絲萬縷聯絡的官員,就不能不出聲。
他們心裡清楚,這是方進染給他們遞上來的藉口。
目的就是讓他們藉此發難,扯上蘇謹。
只要能讓蘇謹自顧不暇,這件事就能遮掩過去。
只可惜他們想錯了一件事。
如今坐在上位的,可不是那個被文官忽悠瘸了的朱允炆,而是朱棣。
看到這堆奏疏的時候,朱棣就清楚這幾人心裡憋的什麼心思。
他只是藉此想要看看,哪些人與浙江道的官員有勾結。
果然,有幾個人就忍不住冒頭了。
“陛下,臣請查錢塘別苑的圖紙是由誰提供,找到罪魁禍首!”
“陛下,臣懷疑工部尚書蘇謹與此案有關,請陛下嚴查!”
“陛下,臣彈劾工部尚書蘇謹,借權謀利,提供虛假圖紙,導致錢塘慘案發生!”
“臣附議!”
“臣附議!”
嘩啦啦,沒想到一下子站出來十幾個官員。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六部官員,最高的一個職位還是戶部左侍郎。
朱棣只是靜靜聽著,不置可否。
但他的眼眸只是微微一抬,輕輕掃了一眼階下的官員,黃儼迅速會意。
他死死將這幾個彈劾蘇謹的官員記在心裡,暗自冷笑:
“那蘇謹便是雜家都不敢惹,你們幾個殺千刀、瞎了狗眼的蠢貨,居然敢找他麻煩?”
朱棣靜靜聽著這幾個人,在那群情激憤的聲討聲中,一言不發。
那些人見陛下不說話,還以為自己得理,彈劾的更加賣力。
便是那些年輕的御史,也開始蠢蠢欲動。
“咱們御史一向風聞奏事,便是說錯了也沒什麼事啊。”
若不是李仕魯威望甚高,死死壓著這些御史,怕是朝堂早鬧成了一鍋粥。
看著這些年輕的身影,李仕魯忍不住嘆息。
那蘇謹是出了名的小心眼,你們這一嘴痛快,陛下確實不會把你們怎麼樣。
但是蘇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