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
應天御書房,朱棣將手中的奏疏輕輕擱在桌上,忍不住蹙眉。
“謹弟,這房子的事我不懂,錢塘這奏疏你怎麼看?”
蘇謹同樣皺著眉不說話,拿起桌上的奏疏又翻了翻。
數處令人疑惑的地方,始終縈繞在他心頭。
當年他還在泉州的時候,朱允熥、朱允炆受老朱之命,分赴兩地學習。
名為到地方學習,實際卻是在地方進行一場關於經濟的考校。
當年,朱允熥雖然也接觸過地產,但他自知懂得不多,只是跟在自己身後學習。
但朱允炆的所作所為,他也略有耳聞,負責的基礎地產開發也多有問題。
蘇謹心知朱允炆這麼搞,最後必然會黃攤子,所以也沒當回事。
後來自己手上的事也越來越多,也懶得再去關注。
但沒想到六七年後,這樓盤忽然又起來了?
最令蘇謹疑惑的是,當初在杭城他也有一支施工隊。
只是後來這施工隊莫名其妙的就散了,負責人也失蹤。
令人諷刺的是,他蘇謹的工地到現在還在爛尾,朱允炆的樓盤反倒先蓋了起來?
不是蘇謹小心眼,看不得別人好,他總覺得這後面必有貓膩。
叩、叩。
蘇謹的眼睛緩緩睜開:“陛下,這件事我暫時也看不明白,咱們手上的情報不夠。”
朱棣點點頭:“那我讓錦衣衛細細再查。”
“嗯。”
蘇謹心念一動,拿起桌上的筆匆匆寫就一封信,遞給一邊的黃儼:“將此信寄給許圭。”
黃儼看了一眼朱棣,見後者點頭後躬身接過信件,“是,蘇大人。”
“謹弟,如今童福山和許圭下到地方已近月餘,卻只拿到一本舊賬,這...”
難怪朱棣開始著急。
北線的戰事逐漸吃緊,隋越如今已經兵迫南朝鮮,與安氏的大戰一觸即發。
而朱允熞的艦隊也自南而上,向倭島圍困而去。
雖然雙線作戰目前很順利,取得的進展也讓人滿意。
但隨之而來的,則是軍糧和彈藥緊缺。
朱棣登基以後,蘇謹除保留了黎城和黃崖洞的部分工廠外,將大部分武器配方、車床已轉交朱棣。
這就代表著,以後的戰事必須由朱棣出資,他蘇謹再也出不上,也不會再出力。
朱棣的野心,可不止在南朝鮮和倭島。
北疆無限,及至北冥;
南海汪洋,遍佈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