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身邊的蘇謹,嘴角卻噙著微笑:
“看來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李景隆的選擇都未曾變過。”
“啥?”
朱棣沒聽清,回頭掃了他一眼。
“沒事”,蘇謹笑了笑:“大哥,這破城的首功,你準備給誰?”
“破城?”
朱棣咂吧一下嘴:“雖然李景隆這小子是朋友,但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朱允炆的計啊。”
“朱允炆沒這個膽子。”
蘇謹笑笑:“不止朱允炆,城裡的那些文官也沒這個膽子。”
朱棣撇撇嘴:“那不是還有郭英、耿炳文嗎?”
“他們啊”,蘇謹笑呵呵的背起手:“你覺得就朱允炆那重文輕武的尿性,耿炳文敢做這個主嗎?”
“那倒是。”
朱棣心裡不停的開始盤算。
金川門上,八成是李景隆準備獻城,而不是請君入甕的把戲。
那,誰第一個進城,可就大有講究了。
不管是不是李景隆獻的城,第一個進城的人,拿到的軍功肯定是不一樣的。
“要不...讓高煦去?”
朱棣猶豫著開了口。
他難免有自己的私心,不管如何,朱高煦畢竟是他的親兒子,拿這軍功也最合適。
誰知道蘇謹卻搖搖頭:“若你想朱高煦不得善終,那你就讓他去。”
“謹弟,你啥意思?”
蘇謹搖頭不答。
朱高煦最後的下場,可是被朱瞻基活活烹成了‘熟人’。
一半當然是他自己作死,另一半,朱棣也可謂是功不可沒。
自他說出那句‘你大哥身體不好’後,一顆不該有的種子,就在朱高煦心裡發了芽。
再加上朱棣的皇位是搶來的,給後世子孫也做了個不好的榜樣。
“大哥,我倒是有個人選。”
“誰?”
“姚大師。”
“大師?”
朱棣一愣。
朱能、丘福、張玉,這些名字他都想過,但獨獨沒想過姚廣孝。
倒不是捨不得給他軍功,而是人家就是個謀士啊。
哪有謀士帶兵攻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