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當元末亂離,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身被創痍,勤勞艱難,危苦甚矣,然後平定天下....”
“...今奸臣欲絕滅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孫,須幾何時,已皆蕩盡。
我奉藩守分,自信無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於懷,彀滿以待,遂造顯禍,起兵見圍....”
“...萬一必欲見屠,兵連禍結,無時而已。一旦有如吳廣、陳勝之竊發,則皇考艱難之業,不可復保矣。
敷露衷情,不勝懇悃之至。苟固執不回,墮群邪之計,安危之機,實系於茲。”
(——節自靖難檄文)
朱允炆將手中的《靖難檄文》狠狠撕碎,對著朝堂上的群臣怒喊:
“反了!反了!立即給朕出兵,剿滅反賊,擒逆賊燕王朱棣回京問罪!”
翟善面色沉重。
當初朱棣裝病的時候,他就壓根沒信過。
作為從洪武朝能活下來的老人,對這些皇子怎麼可能不瞭解?
尤其是這個老四朱棣,作戰詭譎,從小鬼點子就多,豈能說瘋就瘋?
別說是死了個與他素來不和的秦王,就算老婆孩子死絕了,他都不會瘋。
當初他也曾上書建言,削藩需緩緩圖之,萬不可一蹴而就。
即便要削,也一定要從最大的幾個開始動刀,務求一鼓而下。
然而建文帝卻聽信黃子澄那書呆子的讒言,先對弱了吧唧的幾個王爺下了手。
那朱棣是傻的?收到風怎麼可能不警惕?
成,你削就削吧,怎麼朱棣一病你反而收手?
翟善太清楚朱允炆內心的想法了,不就是不想擔上‘皇親病重,帝趁機除之’的惡名嗎?
真是當了裱子還想立牌坊啊...
只可惜,對於削藩一事自己壓根插不上手。
擁立新帝登基,自己功勞甚巨,黨羽甚眾。
但陛下即位以後,似乎刻意開始培養以方孝儒為首的另一撥官員,來與自己抗衡。
無奈的搖搖頭,翟善心知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上前一步道:
“陛下勿憂,臣以為燕王作亂此患易解。”
“翟愛卿快講!”
“陛下,現在北平雖失,但只是一座孤城而已,不成氣候。
陛下應立即下旨,令晉王迅速節制九邊軍馬,派兵對北平形成包夾之勢,禍患自消。”
朱允炆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
他現在信不過朱棡,準確的說,他信不過任何一個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