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炆兒,內衛都被你換了吧?”
朱允炆沉默許久,才緩緩答道:“是。”
“那你在害怕什麼?”
老朱冷笑:“大丈夫既然做得,那又有什麼不敢認的?”
嘆了一口氣,老朱不由得反省自己。
若不是得了新武器後,讓自己空前膨脹,怎會出現眼下的局面?
若不是對這個孫兒心有憐憫,捨不得多年的爺孫之情,不忍其就藩,又豈會給他下毒的機會?
若不是信任,又怎會服下那令他‘龍精虎猛’的丹藥?
但說這一切,都晚了。
何況,老朱現在已經不在乎身後事了,他心心念唸的,都是夢中那個的世界,和那個夢中的人。
“炆兒,咱現在就解答你的疑惑。”
老朱釋然一笑,看向朱允炆:“你其實不比熥兒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熥兒做的還好。”
朱允炆咬著牙:“那為什麼...”
老朱擺擺手:“說來此事還要怪咱。”
苦笑一聲:“若不是咱對你太過重視,從小就安排大儒在你身邊教導,你也不會被他們帶偏。”
“若不是將你護的太好,讓你不識民間疾苦,你也不會不知民間事,而自以為是。”
“你跑偏了啊,炆兒。”
“雖然一個國家是由士農工商組成,但一個國家的基礎,是百姓,是那些不起眼的芸芸眾生。”
“可你的心裡只有那些微言大義,只有那些只會紙上談兵,那所謂的‘治世能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心裡再無百姓,就不怕這滔天洪水將他淹沒嗎?”
說到這裡,老朱眼中精光爆閃,厲聲喝道:“炆兒!你可知你已是在洪水中泛舟,隨時都能傾覆嗎?”
朱允炆卻猶自不服:“皇爺爺,士農工商,自以‘士’為上,若無這些胸有溝壑的官員治理,靠這些百姓怎麼治國?”
“您就是太過苛待這些士人,寒透了他們的心,才有今天的!”
“您不聽百官勸誡,強行出兵導致民怨沸騰,無數將士埋骨他鄉,窮兵黷武,難道就對了嗎?”
“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老朱失望的連連搖頭,忽然覺得神困力乏,再無說下去的**。
他擺了擺手:“你去吧,希望你好自為之。”
朱允炆神情陰霾的鞠了一躬:“皇爺爺您累了,這些日子就留在寢宮好生將養吧,朝中有孫兒呢。”
老朱面無表情,忽然露出冷笑:“你想坐穩這個位置,怕也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