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九月,寒。
明軍的炮擊僅僅再次維持了三天後,漸漸停下。
不是因為明軍補給又不夠了,反而是主動停止了炮擊和攻城。
收到城內傳出的情報後,朱棣果斷命令休戰。
數萬大軍,將費爾干納圍了個水洩不通,連只蒼蠅都不打算放過。
這是打定主意圍而不攻,耗到敵軍彈盡糧絕。
傳統的攻城戰,往往先想辦法破城,或者挖地道、買通姦細偷城等等手段。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往往才會選擇圍城這種耗時耗力的辦法。
那明軍又打的什麼主意?
費爾干納守城將領約夫廷一直想不通,也看不懂。
但僅僅一個月後,他就明白了明軍的‘狡詐’之處。
太無恥了!
約夫廷接收了第一批萬餘俘虜之後,僅僅一個月的功夫,明軍又陸陸續續在附近投放了兩萬多人!
按理說這不是好事嗎?
費爾干納一帶的城池,可是多了三萬的即戰力啊。
實際...扯淡。
這批希伯來人本就是被抓來的‘奴隸兵’,對這些英國佬哪來的效忠之心?
尤其是被明軍大敗擒獲之後,想去大明的恐怕比想留下來的多得多。
這些人不僅不是即戰力,反而是三萬多張嘴,三萬多累贅!
他們這些人不事生產,沒有任何產出。
而且生怕這些人裡面混進來奸細,約夫廷更不敢把他們放到城中散居,只能集中看押在戰俘營。
即便只保證最低限度的補給,每日對城內糧食的消耗,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讓他們守城吧,一個個出工不出力,還要擔心奸細偷開城門。
讓他們做事吧,一個個奸詐似鬼,還極其會鼓弄人心,稍微看不住就有士兵被忽悠瘸了。
可要是宰了吧,約夫廷又擔不起屠殺的罪名。
看著漸漸減少的糧草,約夫廷日益消瘦,愁眉不展...
別說是他了,就是那些士兵也士氣低迷。
現在已是十月,天氣漸冷。
本來依託城池防守,只要耗到第一場大雪來臨,這些明軍不退也得退。
可算算城中所剩不多的糧食,約夫廷絕望的發現,等不到月底,他們就得斷糧了。
恐怕明軍在被那該死的大雪凍死之前,他們就得先被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