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貴陽鎮三
張軒目光一轉,沒有從馬文卿身上看出一絲不對勁,讓張軒不得不稱一句:“人老成精。”不過馬士升的修養卻有些不足,張軒能看出來馬士升有些緊張。
張軒緩緩的說道:“馬公,晚輩此來別無他意,就是請馬公出身,坐鎮貴陽城。”
“讓大將軍失望了。”馬文卿說道:“老夫垂垂老矣,說不定那天就去了,實在擔當不起大將軍厚愛。”
張軒說道:“那就請馬公推薦一人吧。晚輩信的過馬公。”
馬文卿說道:“我老眼昏花,早已認不全人了。不敢有誤大將軍。”
張軒微微一頓,他知道馬文卿不想現在就站隊。或許是馬文卿對馬士英之事,還留有芥蒂。
是啊,怎麼能沒有芥蒂?這可是國仇家恨。
張軒說道:“馬公也在疑惑,我來貴陽不好別人單單來走馬家?不瞞馬公,是我信的過馬家,就是馬閣老。”他微微一滯說道:“大軍決策下江南以來,所遇到的對手,以馬閣老為最,乃至久負盛名的史閣部。也不如馬閣老。”
“而且馬閣老鍥而不捨,屢敗屢戰,事有不成,以死報君王。乃是南明諸相卻是沒有的。”
“雖然分為敵對,在下卻是佩服之極。”
“故而一來貴陽,先求馬家人才。他日天下大定之後,定然上奏朝廷,列前朝忠貞之士,列馬閣老為第一。”
“如果,馬公以為報仇,卻是小看了我,也小看了大夏,天下逐鹿,各為其主,並無私怨。只是而今的局勢馬公也明白,崇禎死,繼之弘光,弘光囚於南京,繼之隆武,隆武死,繼之紹武,永曆。紹武死,永曆遁。若亡一帝,謂亡國。明之社稷,已經亡了四次,至於永曆遁於窮山惡水之間,焉有復振之理。馬公殉難長沙,馬氏無愧於明,而今馬公不為馬氏著想?雲龍公的基業,就此淪為庶民乎?”
馬文卿嘆息一聲,說道:“大將軍如此抬愛,在下卻之不恭了。如果大將軍看得起小犬,就讓小犬助大將軍一臂之力吧。”
張軒大喜說道:“君秀先生的名聲,在下早就聽說過了。有君秀先生相助,在下喜不自勝,只是士升沒有功名在身,暫且署理貴陽府吧。”
馬士升一聽,也心中一振。貴州真正稱得上有實權的府縣官,大抵就是貴陽府了。其他各府有的與一個知縣沒有不同,下面都是土司,有些還不如知縣的,因為他連駐地都在土司管轄之中。
馬
士升雖然有舉人功名,但一出仕就是一府知府,不得不說是大手筆了。
馬文卿說道:“還不快謝過大將軍。”
馬士升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還是聽父親的話,行禮說道:“謝過大將軍。”
張軒立即起身說道:“何須如此。”
隨即又說到了馬士英的陵墓,馬士英陷入亂軍之中不知所蹤,雖然都知道馬士英定然是死了,但是卻沒有得到屍首,馬家也僅僅有一個衣冠冢而已,張軒祭拜過馬士英,與馬士升約定過,讓他明日來貴陽府。張軒就匆匆離開了。
馬士升送走了張軒,這才有時間問父親道:“爹,為什麼要讓孩兒出仕夏朝?”
馬文卿說道:“因為他說的對,天命不在明,明不可復興了。但是我馬家會要繼續下去。我本意是想讓你兒子那一輩入仕夏朝,你也不用揹負二臣之名了,只是今日局勢不得不如此了。”
馬士升說道:“為何?今日張軒似乎還很好說話。”
“好說話。”馬文卿冷笑一聲,用柺杖重重一砸地磚,說道:“你真以為張軒好說話嗎?張軒從一草名,從賊不過數年之間,名振天下。為夏朝柱石,你以為這樣的人好說話,你讀書讀傻了。”
“不過,先禮後兵而已。”
“我老了,無所謂了,不就是項上一刀而已。只是我馬家總不能絕了吧。我死之後,如何面對列祖列宗。老三家老四,已經已經為大明殉難了,我家也對得起大明瞭。”
“而今馬家只能吃敬酒了,吃不起罰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