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眼睛微微一眯說道:“張兄的意思是?”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張軒吟道:“海陵王人不怎麼樣,這首詩卻是好詩。而今亂世紛爭容孫兄居一隅之地,但是他日天下一統,雲南豈能有別封?”
孫可望大笑道:“他日或許有刀兵相見之時,不過大將軍想將這時間提前嗎?”
“不然。”張軒搖搖頭說道:“我是為孫兄著想的。孫兄此去雲南,孤軍深入,其中種種不便之事,我不說孫兄也清楚。更重要的是,以大西軍現在的情況一有小挫,或許就不等以後了。孫兄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麾下兄弟著想。”
“而且孫兄不想聽聽,我拋才名韁利鎖,能不能縛蛟龍。”
孫可望言語之間,微微見冷,說道:“好,你說。”
“滇王如何?”張軒說道。
孫可望說道:“不過虛名而已。”他嘴裡雖然這麼說,但心中未必沒有漣漪。
張軒說道:“如雲南沐氏,世鎮雲南如何?”
孫可望
說道:“你的那位陛下做了什麼,你不會不知道吧,你當初對福建鄭氏說的,估計也是這個吧。結果如何?”
張軒說道:“孫兄也太高看鄭氏,小看你自己了。”
“鄭氏雖然豪富,但是鄭芝龍卻是一個商人,他但凡有些英雄氣,為有一方國安不能。而今的局面雖然有陛下之意,但是鄭氏的結局不好嗎?而孫兄乃是蛟龍,而今時運不濟,一旦起勢未必不是一方諸侯,滇王之位,不過錦上添花。當日孫兄攻進昆明之日,就是朝廷冊封之時。雲南區區一隅,何如中原之大。孫兄只要如沐氏一般,鎮壓蠻夷,朝廷許你滇王之位,也算不了什麼?”
“而且孫兄只要應了這個條件,我現在就以便宜行事之權,封孫兄為滇國公,孫兄麾下大軍,盡為朝廷編制,入滇之後,我也會派人坐鎮貴陽,以為接應。”
“何去何從。孫兄不妨好好想想。”
孫可望有些心動,說道:“如果我不答應?你準備怎麼辦?”
張軒說道:“不怎麼辦。甚至我之前所說的條件,只要孫兄付出足夠的代價,還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孫兄英雄一世不在乎這個,有孫兄一日,你的滇國也好,大西國也好,朝廷不會動分毫,但是孫兄去了之後,又有誰能以一隅敵天下?”
孫可望想了半日,最後輕輕一嘆說道:“罷了,我答應了。”
孫可望自然是有野心的。但是再有野心的人,也要看現實狀況,而今天下大局幾乎已經明確了,即便是孫可望再狂妄,也不會覺得他,擊敗夏清一統天下。
在雲南當一個土皇帝,最多出兵四川拿下一些地方,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而張軒給他開出的條件,與孫可望的期望極其接近。而且有大夏的名分在,在進攻雲南的時候,就有了依靠了。雖然也免不了大夏給雲南參沙子。但是孫可望自信,只要兵權在手,雲南就一日在手。
就來如果天命在夏,為開國親王也不枉了。
但是如果天命不在夏,那麼當時候孫可望該動手的時候,也是會動手的,不過多殺幾個人而已。
張軒聽了孫可望的話,心中頓時一鬆。
張軒不會忘記他南征的使命,就安定南方。以備於清軍大戰,雖然清軍深入四川,但是張軒始終相信,雙方的主戰場,依舊在中原,而今不過是熱身與佈局而已。
雲南在孫可望手中,只要孫可望老老實實的。南方的大部分兵力就可以裁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