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張軒進入貴州之前,並不是太瞭解的。但是一路上與各地土司交談,與各處漢人長者交談,才明白這些事情。對貴陽的看中,就越發明顯了。
原因很簡單,以貴陽為中心大片地帶,也是送明朝在貴州最好的遺產了。興兵幾十萬,歷經幾十年,先滅播州,再滅安氏。不僅僅是消耗了朝廷的人力物力,也為將貴陽為中心,很多土司都打的疲憊不堪的。
而且經歷了十幾年的恢復,人丁什麼也恢復過來了,但是地方上漢人強勢,土司弱勢的狀況,一日半會兒,還沒有扭轉。
只要佔領貴陽,繼承明朝在這裡的基業。立一重鎮,與重慶唇齒相依,如此一來,西進四川,就有立足點了。一片白紙好做畫。
雖然貴州平地不多,糧食缺乏,但並不說貴州一點糧食都不產。
如此一來,貴陽在張軒眼中戰略地位,就大大提升了。
高一功引張軒進入龍里司。
各地土司都是欺軟怕硬的東西,故而,龍里司土司楊氏,早就將自己家的宅院讓出來了。高一功將正堂讓給張軒,雙方坐定之後,高一功說道:“貴陽城中來使。他們想將貴陽城與我們換一些糧食。”
張軒第一個感覺是答應。
雖然張軒手中糧食比較近,不過,而今的大夏今非昔比,佔據了中國大多數糧食產區。咬咬牙還是能擠出一點的。天下之間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是土地。財寶可失,美女可讓,
糧食可送,但是寸土不可讓人。
只是張軒的話來到嘴邊又回去了,問道:“貴陽城之中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你先前不說說,貴州城之中軍心不穩,還有大西軍之中內部有矛盾?如今怎麼出了這樣的事情?”
張軒之所以千里迢迢來到貴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就是為了能招撫貴陽城中明軍,還有大西軍殘部。只是沒有想到他還沒有來到這裡,情況就演變成張軒不認識的樣子了。
高一功說道:“大將軍,龍在田已經與末將私下接觸好幾次了。雖然沒有談妥,但是龍在田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至於大西軍之中,大西軍四處求取郎中,臣派幾名軍醫過去。雖然沒有查到什麼大問題,卻也知道張獻忠死後,大西軍一分為四,為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統領,其中孫可望因為資歷高,在四兄弟之中為長,掌管全軍,而李定國能征善戰不在孫可望之下,李部內部也有不平之氣。”
“而且李定國多次說過,想要投奔朝廷,末將也以為,大西軍如今這個摸樣,未必能獨存,故而有招撫之意。只是沒有想到。”
張軒說道:“以貴陽城換糧食,這倒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弄清楚貴陽那邊是什麼情況,大西軍與龍在田到底是怎麼弄到一起去的。”
高一功說道:“或許末將知道一點。”
張軒說道:“高將軍請講。”
高一功說道:“末將聽聞黃虎被困鄖陽的時候,向前明請降的時候,特別拉攏前明文臣武將,還拜了一位武將為義父,似乎就是龍在田。”
張軒心中的疑惑解開了一點。
這就是資歷問題,對張軒來說,崇禎十四年以前的事情,與他隔了好幾百年。只能聽其他人的轉述,但是對高一功來說,他都是親歷者。闖王落魄的時候,他還跟著李自成去過獻營,差點死掉,但是對獻營的一些掌故,並不是很陌生。
但是張軒心中的疑竇並沒有完全解開。他太明白張獻忠是一個什麼人,不要說一個義父了,就是親爹,也未必能擋得住他,更不要說,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人都死了,情分能有多少啊?
不管是大西軍投奔龍在田,還是龍在田投奔大西軍,張軒都想不通。
即便雙方是抱團取暖,那麼他們是以什麼為契機結合在一起的嗎?張軒十萬個想不明白。既然想不明白,就不空想了。問道:“貴陽的使者在嗎?”
“在。”高一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