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九十二章 北線無戰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北線無戰事 (2 / 2)

卻見黑夜之中,城頭不見多少人冒頭,卻一個火把,扔了出來,這些松油火把,上面都包裹松油與布頭,即便是落在地面之上,一時間也會熄滅,城頭計程車卒憑藉這一點光亮,看清楚下面的敵人。

唐王府外面,就是南陽府的大街,是主幹道。太平時節,白日自然是熙熙攘攘的,無數攤位將道路擠壓的,只剩下中間一段,大抵能夠透過一個轎子而已,但是而今卻不一樣,好幾丈寬的大街,一覽無餘,就成為了雙方交戰的主戰場。

馬三寶既然敢來,雖然沒有多準備。但是卻也不是一點準備也沒有的。

卻見幾十個,外圍是無數人舉著盾牌,擋住頭上的箭矢,而下面卻有十幾人,吊著著一根一人合抱的柱子,黑夜之中也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搬過來的。不知道是那家預備的壽材,或者是誰家庭院的柱子。

要知道這個時代,木頭是主要的建築材料,很多家都會預備一點。特別是老人家,會提起準備好木料做棺材,這種合人抱的大木,雖然不多,但並非沒有,有南陽士紳的指點,自然很快能找到,即便找不到,也能從房子裡面拆出一根了,不說別的,不管那家的橫樑大抵都合用,蓋一間房子,或許不好辦,但是想要拆的話,卻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他們呼喊著口號,周圍還在人打著火把照明,大喝一聲,將這根原木狠狠的砸在院牆之上。

只聽“轟”的一聲,整個院牆都為之一動,用梯子爬在上面的清軍士卒,也是晃動一番,差一點從牆上掉下來。

這院牆畢竟不是城牆。

雖然說有些小縣的城牆,也是就兩丈上下,但是城牆一般都比較厚,別的不說,上面能夠通行馬車,方便軍隊調動。最少有數丈厚的夯土。但是王府的院牆,比起尋常家庭的院牆,自然是厚了,但是比起城牆,自然不如了。

這院牆乃是內外包磚,中間卻是夯土,與城牆的結構差不多。外面有一層紅色的塗料,但是時間長了,早就褪色了,就好像是朱明的天下。與城牆最大的區別就是很薄,總體來說,不過兩三尺而已,上面一日人性行走都有一點不穩當。更沒有是女牆,故而清軍都是在院牆裡面墊東西,爬在上面對外射擊。

故而弓箭用的並不是太方便。

他們用更多是火銃了。

很多時候敵我雙方都是相互影響的。

總體來說,在與明軍作戰的時候,清軍看不起火銃,但是喜歡用大炮,與明軍一樣。不過即便如此,清軍之中也有成建制的火銃手,就是朝鮮火銃手,是清軍征服朝鮮之後,徵召的朝鮮軍隊。

這些軍隊,並不被清軍看在眼裡,不過是用來充數的軍隊。

但是與夏軍交戰之後,他們發現夏軍的火銃手,與明軍火銃手威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在歷次交戰之中,他們也從夏軍手中,奪取了不少火銃,細細檢查,夏軍的火銃與明軍的火銃,根本沒有什麼區別。

唯獨是夏軍的火銃質量好一些而已。

只是同樣的武器,在明軍之中,與夏軍之中威力相差為什麼這麼大?

清軍受到影響,也開始重視火銃手,不將火銃手看做輔助兵種了。在很多八旗軍隊之中,也開始列裝了。

當然了,清軍最喜歡的還是冷兵器,與大炮。

雖然騎射之術,而今還不能算是滿清的政治正確,但也相差不大了。已經有這種思想的苗頭了。

故而這時候院牆上面,一個火點散發出紅色光芒,就好像是一個個通紅的眼珠子一般。不是別的,正是火銃火繩被點燃的光芒。

不管是夏軍,還是清軍,主流的還是火繩槍,而不是燧發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