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心中一驚,立即明白鄭鴻逵的意思,就是放棄岸上幾乎所有的軍隊,這是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兩代,在興建陸師的所有努力,最少有十萬之眾,全部丟給清軍了。
“不行,事情還沒有到那個地步。”鄭成功說道。
鄭鴻逵幾乎著急的跳腳,說道:“大木,你沒有見過,大軍崩潰,就如同雪崩,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等你反應過來,就沒有脫離的機會了。我鄭家的根本,就在船上,這些丟了,雖然可惜,但是隻有人在,就能東山再起,這個時候,你可不要耍小性子。”
鄭成功說道:“不,多謝四叔了,四叔還是去主持撤退一事吧。不到最後一刻,我是不會放棄的。”
這些士卒全部是鄭氏的精華戰力,如果將這些人都丟在這裡,鄭氏損失之大,不下於羅玉龍在山東的損失。鄭成功決計不能接受,他雖然知道大敗在即,但一心努力挽回損失。
只是,比起征戰經驗,那麼是打敗仗的經驗來說,還是鄭鴻逵多一點。
鄭鴻逵的判斷沒有錯。
很多時間,從開始攀升的臨界點,或許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從臨界點一躍而下,或者一衝飛天,卻只需一瞬間而已。
而這一瞬間,一個訊息從前面傳來,只聽見有人大喊道:“甘輝已死,爾等何不早降。”
卻見這人鬚髮皆張,根根好像是鐵矛一般,騎在馬上,長矛挑起,將一顆人頭高高的挑了起來,在親兵的護衛之下,來回在鄭軍之中衝殺,就好像是縱馬踐踏禾苗一樣。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鰲拜。
“爹。”甘明臣大叫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深深插見土裡,一時間雙手之上鮮血直流,也不知道什麼地方多出一個傷口來。
鄭成功也覺得頭暈目眩,差點堅持不住。
他知道甘輝有以死斷後之意。甚至心中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來得會這麼快,甘輝是鄭家老將,鄭家外姓將領之中的老資格。在軍中素有威望。
而今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戰死沙場。
其他各級將領還有維持下去的可能嗎?
鄭成功不敢去想這個結果,但是事情不會因為他不敢想,就不發生了,甚至鄭成功不用去想了,因為結果就在面前。
清軍擊破鐵人軍之後,鄭軍就在崩潰的邊緣,甘輝為了維持下去,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補上鐵人軍的缺口。但是清軍會允許嗎?在鐵人軍被攻破的時候,幾乎同時,多鐸的命令就下來,附近好幾支清軍,就好像是流水一般,自然而然的向缺口之中衝了過去。但是清軍在陣勢調整之上,迅速之極,遠遠不是鄭軍可比。
縱觀這一場戰事,鄭軍的每一步調整,都要比清軍慢上許多。
這就是經驗豐富的下級軍官的作用,一道命令從傳遞下,到執行,全部都是他們在其中的作用。
鰲拜並不是唯一衝進去的將領,但是在混戰之中,鰲拜將自己的武勇發揮出極致了。所謂滿清第一巴圖魯,也不是虛言,他親自衝陣,在甘輝的重重護衛之下,陣斬甘輝。
一下子將其他各將給比了下去。
甘輝之死,瞬間引起來了連鎖反應。
大部分鄭軍,都哭爹喊孃的掉頭就跑,一個軍陣接著一個軍陣崩潰了。大崩潰的局面一形成,就無法更改了。
不過,此刻鄭軍一員小將,表現出不凡的資質。他就是周全斌。
以周全斌為首的一些小將,作為鄭成功的親信,掌管這一戰所有大炮。
但是在雙方陷入混戰之中,雙方大炮都不約而同的降低了射擊頻率。越來越慢的射擊頻率,讓這些大炮僅僅成為雙方戰鬥的背景音,並沒有什麼作用。畢竟雙方都混戰在一起,再加上這個時間糟糕的瞄準技術。
真正亂開炮的話,不知道是打敵人,還是打自己人。自然要少開炮了。
不過這個時候,周全斌不等鄭成功下令,就開炮了,再也顧不上誤傷不誤傷了,甚至也不想大炮的承載能力。全面開火,目標就是清軍與鄭軍混戰在一起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