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金華之戰四
衢州府在金華之西,是浙江連線江西的要道,可以說是浙西門戶所在。
張先壁僅僅帶著本部人馬萬人,再加上廣東一部分軍隊,大抵在萬人左右,軍隊在兩萬上下。
對比清軍在金華城下的實力。他心中有些擔心。
與清軍硬碰硬的戰鬥,張先壁恐怕打不過,但是職責所在,他又不敢裹足不前。特別這一場戰事,還關係著許都。
在張軒軍中,隨著南京失陷,羅玉龍整個禁軍的覆滅。張軒的上位已經成為事實,不過,隨著其他將領的加入張軒麾下,許都的地位不升反降,在當初他是僅次於曹宗瑜之後的將領。
但是而今,袁時中,高士衡,王龍等人,一一躍居他之上了。
但是即便如此,許都在軍中的影響力依舊不是張先壁可比的,是張先壁不可得罪的大佬。
故而張先壁不敢不救,但是面對強大的敵人,卻不敢與之決戰。
這種進退失據的現狀,讓張先壁感受到一種強人所難的感覺。但是軍令就是這樣,即便是再強人所難,張先壁也要堅持下去。但是到底該怎麼做嗎?
張先壁召集諸將,詢問諸將策略。
一時間諸將都沒有什麼回答。都覺得左右為難,自然是不敢多做言語。
張先壁見狀心中微微一嘆,暗道:“如此只能按照許都的辦法來辦事了。”
這一次出兵,許都是最重要的推手。以張軒本人的意願,他不願意做這樣強人所難的事情。並非冷血,而是明白戰場上的事情,都是再現實不過了,感情用事不會絲毫用處,反而只有壞事。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而今強弱之勢非常明顯,張軒不尋求主動出擊的態度也很明顯,他在努力從各處徵兵,徵糧,統一好內政,做好出戰的準備。在這之前忍耐的想法非常明顯。
但是戰場之上不講人心,但是作為一方首領卻不能一點情義都不講,金華子弟跟著他拋頭顱灑熱血,從東打到西,從北打到南。這分捨生忘死的情義,張軒不能有些回報。
所以這一次出戰在戰略之上充滿了強人所難的地方。
不過,許都作為始作俑者。對這一件事情,最看緊不過了,千里迢迢派來一人帶著書信來見張先壁,其中就有這一戰的一些建議。當然了,他在外在千里之外,對這裡自然不能遙控,只是給張先壁一個思路。
張先壁,本以為這個建議並沒有什麼用處,但是而今看來,也只有許都的辦法可行了。
金華城外清軍大營之中,李成棟看著眼前的情報,說道:“夏軍向蘭溪而來,水陸並進聲勢浩大?”
“正是。”
李成棟輕輕的敲擊著桌面,心思一時間有些不大明白夏軍到底是什麼意思。
雖然李成棟在金華城下損兵折將。但是李成棟收攏大軍,依舊有好七八萬之多,即便是李成棟在留守金華城外一些軍隊,能夠調動的最少在四萬之上。而如今圍困金華城的營地早就完工了。
除卻金華城南是東陽江的緣故,李成棟選擇在東陽江南岸建立一處營地。並派遣水師封鎖東陽江。故而他不要留下多少人。雙方強弱之勢很明顯,而張先壁在他的印象之中不過是前明降將,也不是張軒手中的曹,許之輩。
只覺得此人太過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