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羅玉龍一把火,將揚州城外的所有建築都燒了。
一時間城外火焰沖天,城內哭聲連天。
對揚州本地百姓來說,生活在城內城外,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了。但是而今,一把大火,將他們一輩子,甚至加上祖輩傳下的基業付之祝融。而且羅玉龍也沒有什麼賠償。
如果在城中有親戚,有朋友的人,還好一點,還能找到八尺之地容身。
而那些城中沒有朋友,沒有親戚,本身又沒有積蓄的百姓,只能淪落街頭成為乞丐了。
在戰事來臨之前,所有的物價都打著滾向上漲。積蓄比較少的人,恐怕連三餐都要成為問題了。大街小巷,滿坑滿谷的都是乞丐,雖然現在是冬天,但是揚州冬天比北國的冬天要稍稍暖和一點。
冰雪早已融化了。
只是對於這些露宿街頭的百姓來說,也是極其難過的檻。幾乎每天早上都要抬出幾具屍體,要麼是病死的,要麼是餓死了,當然更少不了被打死的。人在走頭無路的時候。很多事情也都做的出來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張質作為鎮守揚州大臣,也沒有什麼辦法。僅僅是派人收斂屍體,然後想辦法將城中的人口疏散到長江以南。但是這一件事情,隨著清軍陸陸續續的到達,也做不成了。
清軍雖然沒有將揚州城圍個水洩不通,但是想在清軍的眼皮底下將大量百姓運輸出去,也是一件決計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的行動終止了,城中情況更是不堪之極。
張質只能將城中壯丁全部算成民夫了,沒有什麼報酬,只有一日三餐。在飢餓面前,有無數人踴躍報名。揚州本來就是北伐轉運基地之一,在揚州滯留了不少糧食。
故而一時間張質手中的糧食還足夠。
即便如此,張質能顧上的僅僅是壯丁而已,那些老弱病殘之類,只能由他們自生自滅了。
而展現在羅玉龍面前,就是這樣一副悽慘的流民圖。
羅玉龍跟著父親羅汝才,就是從流民之中起勢的,對流民他並不缺乏同情之心,只是面對而今的局面,他也只能狠下心來,一旦他有一點點心慈手軟,揚州城不保,後果就要比餓死一些要嚴重的多。
但是他有無數個理由說服自己,但他依舊不願意多看,關上了窗戶。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
羅玉龍下塌的地方,就是三分明月樓。雖然有一點點附庸風雅的味道,但是建築擺設卻也雅緻到了極點,在羅玉龍看來,還勝過南京皇宮很多。似乎只要閉上窗戶,民間疾苦之聲,就傳不進來了。
羅玉龍說道:“清軍來了多少。”
“清軍兵分數路而來。”楊承祖說道:“臣登城觀看,大抵有數萬士卒,打著“李”應該是李成棟。應該是清軍先鋒。”
楊承祖被錢謙益排擠過來了,他帶來南京援軍,不過兩萬人馬。
這兩萬是生力軍,又是羅玉龍的留守南京的本錢,自然是精銳之極,但是再精銳又怎麼樣?楊承祖帶著這些來支援揚州,就說明了,南京已經完全在錢謙益的控制之下。
一想到這裡羅玉龍心中又是一陣怒火中燒,這股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羅玉龍很快平靜下來。他只是感覺到內心之中,似乎有一個深不見底孔洞一樣,空蕩蕩的。
人的情緒總是有極限的,羅玉龍多次發怒之後。已經沒有力氣生氣了。
“楊叔,錢謙益到底想做什麼?”羅玉龍說道:“就憑他們那一點手段,我反手就能平之。”
羅玉龍這話,卻也不是虛言。
錢謙益在黨爭手腕之上的確不錯,但是如果要上陣搏殺的話,不要看羅玉龍僅僅剩下這一點點的兵馬,但是平定錢謙益之事,卻也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