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個地方就是佛山了。
佛山本來就是廣東,乃至天下名鎮之一。
但是在張軒的支援之下,大力發展鐵業,又打通市場,再加上各處都在打仗,各種兵器,已經其他鐵器需要,實在太多了,更不要說有製造局坐落在佛山。
製造局本在冼家的產業的基礎之上建立的,但是有賴於各方面的支撐,再加上海面上,各地充足的需要,走上擴張,擴張的,再擴張的道路,以至於佛山一縣,製造局站一半的規模。
而製造局的發達,也帶動當地的鐵業的發展。
很多當地的家族都跟著製造局做生意,比如輸入鐵料什麼的。
這一兩年之間,佛山每天都在變化,各地湧入佛山的百姓也慢慢變多。不知不覺之間。這個規格建立的小縣,已經成為廣州數一數二的大縣了。與廣州兩個附郭縣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對此,佛山百姓對
張軒自然有感恩戴德之意。
不過,對這些應酬,張軒並不是很在意,匆匆應付之後。就讓冼子靖帶他去見焦炭。
而今的冼子靖也有一些官威了。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幾乎走頭無路的冼家家主了。
“大將軍這邊請。”冼子靖走在前面,為張軒引路道。
一行人沒有走多遠,就來到了一處倉庫。
冼子靖下令開啟之後,大片大片好像煤炭一樣的東西,就闖入張軒的眼簾,張軒上前捏起一塊細細看。
說實話,張軒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了。他對這東西也是隻聞其名,不見其物,看了兩下,放下了,拍拍手上黑色痕跡,說道:“可用這東西煉過鐵嗎?”
冼子靖說道:“已經在試了,也是大將軍高明,這多年誰知道石炭不能鍊鐵,但是怎麼沒有想辦法過上一遍。用這東西鍊鐵想來是能行的,如此一來鐵價又能降低不少了。”
張軒為的就是這個。
木炭與煤之間的價格,不用想就知道。
木炭要人先砍柴,然後燒炭,運輸,等等環節下來,才能得到成品,而且這都是人工,而且是小作坊式的生產。根本不可能大規模生產,因為不划算。
而如果張軒有鴻基煤礦,可以大規模生產煤礦,然後直接在生產焦炭,運輸過來,雖然運輸費用有一些,但是隻要規模夠大,決計要比木炭成本低。
鐵作為兩國征戰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每降低哪怕一厘錢,都能反應在國力之上。
“先不要高興的太早。”張軒說道:“你不是已經在試驗了嗎?去看看。”
冼子靖說道:“大將軍萬金之軀,還是不要看了吧。”
即便是現代,鋼鐵廠也是有危險的。不要說這個時代,在冶鐵之中,死個幾個人實在是家常便飯,就當是祭爐了。佛山就有好幾個廟宇,就是供奉著爐神,這爐神原型都是死在爐中的人。
張軒說道:“我只是遠遠的看著吧,不會礙事的。”
在張軒的力主之下,冼子靖也無法阻攔,只能帶著張軒過去了。
張軒立即感受到不同了。
就是熱,在這個時候廣東天氣可以用清爽來形容,但是走這裡,張軒感覺就好像身在酷暑之中,一舉一動,都有大量的汗水流了下來。
這還沒有靠近,就是這樣了,在鐵爐附近,熱氣逼人。讓人根本無法立足。
張軒也只能接受冼子靖的好意,遠遠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