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立即有人答應道。
多鐸隨即下令,讓人送一封書信給多爾袞,書信之中沒有其他的意思,就好使督促多爾袞趕快南下。
而此刻金聲桓軍中,袁時中也到了。
“卑職拜見公爺。”金聲桓下跪說道:“屬下初戰不利,墮了公爺的威風,還請公爺責罰。”
袁時中說道:“東虜縱橫兩淮,也只有將軍敢出戰,不過小挫而已。算什麼事情?快快請起。”
“多謝公爺。”金聲桓隨即起身。
“虎臣,”袁時中說道:“你與東虜交過手,那你說說,而今該如何應對?”
金聲桓一瞬息想到了戰場之上,清軍鐵騎來去。金聲桓說道:“末將以為,不要輕易與滿清野戰。”
“末將並非怯戰。只是我軍騎兵數量不多,而東虜騎兵本就精銳非常,末將以為與清軍平原交戰,勝算恐怕在六四分,敵六,我四。”
步卒與騎兵在野戰之上的劣勢。是一個人都能想明白。
騎兵乃是離合之兵,可以自由的選擇戰場的能力。簡直無法限制,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數百里的戰線之上,幾乎所有地方都可以出擊。
袁時中說道:“虎臣之言,正合我意。在大軍北上之前,當以穩定為主。只需限制清軍不可繼續南下。待陛下北上之後,再做計較。”
袁時中就秉持這個想法,下令各縣堅守。並糾集來了淮西鎮 五萬士卒從緩緩北上。五萬大軍好像刺蝟一般,蝟集在一起。
緩緩北上。
這樣做雖然進軍緩慢,但是卻是安全多了,多鐸即便再厲害,也不可能將這一支軍隊給一口吞下來,同樣也不大可能將袁時中所部放任不管。
畢竟多鐸所部也不都是騎兵。
袁時中這樣遠遠的墜著。多鐸也不敢南下。
兩人商議過後,袁時中又著急眾將安排下去了,袁時中做完這一切之後,又看向金聲桓,卻見金聲桓臉色有些不對,問道:“虎臣有什麼疑慮嗎?”
金聲桓說道:“公爺,我一直有一件事情,想不通。”
“何事?”袁時中說道。
金聲桓說道:“剛剛末將一直在想,多鐸是怎麼輕易越過黃河的?”
袁時中聽了之後,也心中有些疑慮,說道:“是啊,徐州黃河一帶的防禦也很嚴密的。”
徐州之戰,袁時中作為援軍一方,也參與進去。
這一戰的細節暫且不用提,但是在戰後黃河防禦上的佈置,袁時中卻是非常清
楚的。
徐州城雖然堅固,但是徐州這一帶的防線是建立在黃河徐州段之上的。
不敢是銅牆鐵壁,但也決非輕易能攻破的。
而今多鐸輕易之間就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