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黎皇鄭主
張軒看到了高一功的文書,心中也看見了機會。
對於川軍諸將,張軒手中也有一分情報,雖然不如楊景新提供的詳細,但是大致分析也有。他分析楊展死後的局勢,只覺得,楊展一去,川軍再也不足為害了。
因為他面對的川軍,再也不是團結在樊一蘅與楊展周圍的明軍集團,而是多則數萬,少則數千的遊兵散勇。對於這些人,張軒唯一擔心的是,這些人如何逃到深山老林等地形複雜的地方,不好清剿,而不是別的。
對於各個擊破,張軒根本沒有一絲擔心。
但是這樣大事,張軒一個人不能決斷,故而立即命人將訊息傳到了南京。
羅玉龍得到這個訊息之後,立即覺得時機已到,宣佈要御駕親征四川。
錢謙益等人紛紛反對,但是羅玉龍都不接受。
在羅玉龍的命令之下,大夏禁軍,紛紛聚集,長江之上各種軍需物資都沿江而上,送到了重慶。王龍也停止了與吳三桂交鋒。但是吳三桂一點都不開心。
因為吳三桂與王龍雙方打的旗鼓相當,但是羅玉龍御駕親征,還命令張軒以偏師出貴州,進擊川南。要將川中明清兩軍一網打盡樣子。一時間吳三桂修整成都城池,將川中平原之上的糧食統統的收納到成都城之中。
然後一封封書信送到北京,讓北京來救成都。
其實就吳三桂本人來說,他早就想放棄成都逃走了。但是清軍的軍法可要比明軍嚴格多了,如同他不請令擅自撤退的話。回去之後,也免不了腦後吃上一刀。
豪格之死,固然有政治爭奪的緣故,但是事情也是因為軍法為開端,豪格為親王觸犯軍法之後,也免不了受到處罰。多爾袞所做雖然是借題發揮,但是即便多爾袞不借題發揮,豪格恐怕也免不了,吃一上一頓排頭,什麼降爵罷職,等處罰也是有的。
而吳三桂敢棄地而逃,他後臺沒有豪格硬,所犯的錯,又比豪格重,還想要活命,怎麼可能?
不過,西征來臨的時間,要比吳三桂所估計的晚一些。因為羅玉龍並不是將軍,而是皇帝,皇帝出征從來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各種準備,要比一個將軍多很多。
即便是張軒接到了命令,也不是理解趕赴貴州,而是給了他一些緩衝時間了。
張軒接到這個命令之後,從桂林出發,前往欽州。
他本想拖一拖,但是一旦打起仗來。雖然川南並非什麼強敵,但是張軒也不能保證
。他在貴陽的時候,這裡出什麼變故,故而他決定,在出徵之前,將安南的事情給解決了。
故而他傳令黎朝鄭氏,與莫朝莫氏派人來欽州。張軒要當面調停了。
莫朝莫氏自然立即答應。
而今莫氏幾乎就是大夏的狗腿子了,沒有大夏在後面的武力震懾,各種武器支援,莫氏也不會站黎朝這麼大的便宜,聽了張軒命令,二話不說,莫敬完就屁顛屁顛的來了。
不過,後黎朝這邊,卻有些不情願了。
升龍府之中,後黎朝清都王鄭梉。面對張軒的號令,正在徘徊思索。
他走在紅木地步之上,發出清脆的腳步之聲,後黎一朝的各個大臣,都在下面俯首聽命。
說起這個,不得不說,後黎一朝的特色,那就是黎皇鄭主。
後黎一朝,開端於黎利反明,迫使大明退出越南。
在之後,黎氏諸王還做的不錯,後黎一朝,一度也非常強盛,但是在正德年間,一連幾個皇帝都是昏君,再加上皇室內部紛爭,彼此廝殺,就有莫登庸的篡位。
而莫登庸就是莫氏開創者。
之前已經說過了。
而後黎朝雖然被竄政。但是並沒有被趕盡殺絕,逃到了南方,鄭氏就擁立後黎朝。但是可想而知,顛沛流離之下,朝廷還有幾分權威?隨著鄭氏的權力擴大,黎氏也漸漸的變成了橡皮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