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欲報子胥仇
樊一蘅之死,幾近無聲無息。
王應熊代替樊一蘅成為總督川南各路兵馬的文官。但是他很快明白一件事。
樊一蘅的話未必是錯。
楊展所部是川軍各部之中最強大的一部。楊展與樊一蘅的合作,未必能完全壓制其它各部。但其它各部卻不能忽視楊展與樊一蘅。
而今換成王應熊。
王應熊本身威望不如樊一蘅。樊一蘅督師四川以來好歹也打了一些勝仗。但王應熊做過什麼?
樊一衡最依重楊展,楊展也算爭氣。青神江上火燒大西軍,拖退清軍,還佔了一些小便宜。但是其它將領可沒有這份威望。
所以當川南明軍進入王應熊時代之後,就是一個解體的時代。
王應熊根本無法控制各路人馬,再加上王應熊殺楊展,開了一個壞頭,讓明軍各部彼此再無信任。陷入彼此廝殺勝過對外廝殺。
至於楊展生前所想。北上進攻一事。再也沒人提起。也不會有人提起。
他們都致力於一件事,就是刮分楊展的遺產。
內戰有力,外戰無心。而王應熊根本不能制約。他能的事,就是向雲南請援。
楊景新 一路廝殺,終於掙脫了包圍圈。只是慌不擇路之下,離前線越來越遠。不管他想還是不想。他拒離貴州越來越近。
楊景新剛剛開始,或許還有別的想法。但是據離貴州越來越近。他再也沒有別的選擇。只好一路狂奔向貴陽而去。在半路上遇見夏軍士卒。 將身份告知,這些人也不敢怠慢。立即向上報。
隨即有數千人馬,將楊景新所部就地看押。將楊景新送往貴陽。
到了貴陽之後,楊景新暫時被軟禁。而而關於他帶來的訊息。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貴陽鎮衙門。
“訊息確定了嗎?”高一功說道。
“已經確定了。”安坤說道:“屬下派人在四川打探訊息,楊展生死之事,已經確鑿無疑。而楊景新的身傷。也沒有問題。他所言之事,應該沒有錯。只是”說到這裡,安坤,語氣裡帶著幾分感慨:“楊將軍,一世英雄,當世人傑,卻死於小人之手,實在讓人惋惜萬分。”
在張軒的勸說之下,安氏一族對於出仕大夏的態度大變。
所以安坤也花了時間在貴陽城之中。
高一功在很多事情上,也都借重水西安氏的人脈。
高一功說道:“既然如此,我就見一見這位楊將軍之後。”
不過片刻之後,楊景新就被帶了過來。
只是十幾日的光景,楊景新就似乎老了十歲,整個人的氣質大變。本來是帶著幾分年輕銳氣的青年將領,如果卻沉鬱如一個老人一樣。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似乎也失去了微笑的功能一般。
“拜見高將軍。”楊景新說道:“只要大夏願意為我父親報仇,我願意為大夏先鋒攻入敘州府。”
“楊將軍的事情,我也很同情。”高一功說道:“但是你想讓朝廷為你報仇,那麼你能帶給朝廷什麼?”
楊景新說道:“四川九府,直隸州六,屬州十五,屬縣一百一十二,長官司九,天府之國,土地,形勢,人口,丁壯,乃是各地將官如何,川中虛實,全部獻給朝廷。”
楊景新所說的話,自然有一些誇大之處。但是也並非全部都是謊言。
楊景新作為楊展精心培養的兒子,一直跟著在楊展身邊,楊展言傳身教,對任何大事都不會瞞著楊景新,故而楊景新大腦之中有川南各地將領的資料,乃是癖好等等,也有楊展留下的人脈。
楊展如此人物,固然死於非命,但並非就沒有影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