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能解決問題嗎?”
“用明旗號,借屍還魂,方是上策。”
劉文秀聽孫可望所言,一句話在胸中打了幾個滾,終於嚥了下來,他很想問:二哥,二哥,怎麼辦?但是他也知道,他即便是問出來這個問題,大抵也是沒有答案的。
在劉文秀之後,也陸陸續續有人來反應這個事情,軍中上下將領這才明白是孫可望的意思。
三日之後,孫可望擁永曆校閱三軍,軍中山呼萬歲,永曆封孫可望為秦王總領天下兵馬政事。隨即孫可望揮軍攻昆明,孫可望在昆明城下的時候,也沒有閒著,早已用永曆的名義聯絡了城中士紳。故而攻城不過一日,就有人獻城。
孫可望居昆明之後,以永曆的名義召集各部明軍。並與昆明士紳,約法三章,奉明社稷,不枉殺人,不焚廬舍。一時間昆明大定,百姓不視孫可望為賊。
孫可望一邊坐鎮昆明,一邊派將領征戰四方,以昆明為中心,向四方擴充套件轄區。各地土司紛紛投降,奉上貢金,多則一萬兩千兩,少責數千兩,而沐王府數百年積累都在昆明落到了沙定洲手中,而沙定洲死於孫可望手中。一時間孫可望手中財政寬裕之極,編練人馬,淘汰老弱,就地安置屯田。從降軍之中,挑選精兵十萬餘,戰力遠勝當初。聲勢遠傳滇南。
沐天波也膽戰心驚,去楚雄見了
楊知畏,與楊知畏商議道:“楊公,現在的局勢該當如何?”
沐天波長大相貌堂堂,卻是一個草包而已,雖然有忠義之名,但也僅僅是忠義之名而已,沙定洲發難以來,一路只知道逃走,也就是楊知畏為守住了楚雄,否則沐天波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
朱跑跑與沐跑跑還真是一對君臣。
楊知畏說道:“不管怎麼說,本官都要去一趟昆明,君父相召,豈能不去?”
沐天波說道:“萬一?”
楊知畏說道:“沒有萬一,即便我們在這裡,孫可望就無可奈何了嗎?”
沐天波當然知道不是了。
昆明來的使者,語氣一次比一次硬,威脅之意,越來越重,沐天波不用想都知道,如果不想辦法的話,接下來來的就是不是使者了,而是軍隊了。
沐天波聽了楊知畏的話,長長一嘆,也沒有說什麼。與楊知畏攜手北上。
沐天波與楊知畏的北上,是孫可望在雲南全面勝利的註腳。孫可望聽沐天波來了,大喜過望,隆重的迎接沐天波,畢竟沐家在雲南二百多年的威望不是說的。
即便是顛沛流離之下,各地土司也願意為沐天波所用,就可見一斑。
孫可望召集各地土司,沐天波與宴。很多土司都放下心來。大批大批的土司歸降,雲南除卻南邊與緬甸接壤的土司還沒有掌控在孫可望手中,其餘各地都在孫可望手中了。
一是孫可望手中各族兵力,達到二十萬之多。
不過孫可望知道,這二十萬士卒,未經訓練,不可倉促上陣。故而親自訓練之餘,也處理各地政務。
不得不說,孫可望在處理政務之上,勝過了不知道多少人。孫可望處置貪官,設保甲,科鹽稅,鑄錢幣,定丁賦,舍屯田,廣置廠,等等措施,一時間雲南居然有百廢俱興之狀,不過這樣一來,雲南對外界需求也就加大了。
孫可望一方面以官府的名義與外地商人交易。
另一方面派人封鎖雲南驛道,想封鎖雲南與貴州之間的聯絡,不過在官面之上,給夏朝的文書之中,還是以大夏徵南軍西路軍滇國公自居,好像雲南的事情根本不是他做的的。
只是孫可望如此大的動靜,張軒如何一點訊息,都探測不到,他簡直是聾子瞎子了。
“無恥之尤。”張軒重重的將茶杯砸在地面之上。他估計到孫可望會跳反,但萬萬沒有想到孫可望翻起臉,如此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