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從鳳陽南下的時候,他可是親自去看過洪澤湖的。
如果說黃河乃是地上懸河,而洪澤湖就是地上懸湖。
因為洪澤湖南邊,就是明朝的祖陵之所在,歷代只有加固沒有洩洪。
如此一來,堤壩越來越高,湖水也越集越多。
蓋因洪澤湖乃是淮河水淤積而至。黃河奪淮入海,黃沙堆積之下,河道增高,剛剛開始的時候,淮河水還可以與黃河水共用一條出海的河道。
但是時間一長。
在黃河水的作用之下,河道增高,河道水面高過了洪澤湖水面。於是乎洪澤湖水,就不可能從這裡流入大海之中了。
只有加高洪澤湖水面,才能讓水從黃河河道流出來。、
但是如果下大雨的話,黃河倒灌洪澤湖。
更是引發水災。
而且明代引為治水良策的,就是引淮濟黃,用淮河水沖刷黃河水道。淮河水從什麼地方來,自然是從洪澤湖而來。
只是這樣只是維持之策,
黃河水道情況,每況愈下。
所以只要掘開洪澤湖,數以萬計的河水,就能順著運河衝了下來。到時候淮河奪江入海。
而揚州一帶,就是這些湖水衝下來的地方。
張軒立即下來,所有軍隊都遷到揚州西北的高地之上。
不過匆匆一日而已。
張軒剛剛在這裡站穩腳跟,就聽北方來報,大水一衝而下。
似乎太陽也不願意看見這樣的慘劇,隨著滾滾湖水而來的,是無數陰雲,這些陰雲在天空之中匯聚。
不一會兒,居然下起了雨。
下面的洪水,波濤如怒,上面陰雨綿綿有如細絲。一靜一動,成為鮮明的對比。
波濤之聲,就有悶雷一般,張軒的耳邊隆隆做響,他只能看見,無數百姓在洪水之中掙扎,不知道揚州附近多少府縣,都落入水國之中。
更不要說,而今也是豐收在即。
兩淮地面之上,雖然因為戰事原因,農事並非多麼興旺。但是依然有不少田地等待的豐收,最少有數百萬石之多。
但是在洪水之下,都付之東流。
揚州一把火,已經讓不知道多少百姓死傷慘重了,而今大水一衝,這些百姓都要葬身魚腹。更不要說,糧食絕收,如此慘重情況,即便僥倖百姓活下來,恐怕也活不過今冬。
張軒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這裡。
甚至不知道多少天水才能退去,就如1931年的大水。連綿到第二年,不知道多少百姓死在其中了。
這是在民生上的,更重要的是軍事上的。
洪承疇這一招,立即將張軒軍事意圖給挫敗了。
張軒原本想沿著運河北上山東,而今卻是想都不要想了。
雖然洪承疇所做所為,堪稱狼心狗肺,不知道他的聖賢書都讀到那頭狗身上了,但是張軒不得不承認,這一招夠狠。
沒有用多少力氣,僅僅將不能守的揚州一帶,挫敗了張軒的戰略意圖。
而且夏朝畢竟是新建的,一切都不大穩定,張軒能夠坐穩皇帝的位置上,是他麾下嫡系勢力遠朝其他將領。
而戰爭更是讓軍事權力動搖的時機。張軒想要依舊佔據優勢坐穩皇帝之位,一定要壓制住其他各部。
這就是張軒為什麼一定要御駕親征。並帶領主力的原因。即便不要最大的戰功,也一定要在北伐之後掌控大局。
只是而今這一切都要重新規劃,別的不說,就是軍隊的重新調配,也讓張軒花一個月的時間。
時間就在清廷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