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南方民意
李定國並非最後知道這個訊息的。
在張軒做人事安排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與李定國談。
因為這一件事情最大的問題,就是李定國本人。只有李定國本人同意了。
其實李定國心中也猶豫糾結了很久。
他久在外將兵,如果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感張軒知遇之恩,但是時間長了卻不一樣了。
不管是仇恨也好,恩情也罷,總就會一天天變淡的。
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羈絆。
在大夏國勢蒸蒸日上的時候,李定國怎麼會選擇背叛。
之是李定國當初不選,而今卻是無法選了。
李定國麾下將士,大多是雲貴人士,這些士卒遠離家鄉,並不是太適應北方的氣候,故而張軒在下令大軍撤回的時候。
就將一些南方籍貫的軍隊撤了出去。
比如說廣東,廣西的軍隊,還有福建的軍隊。也包括雲貴的軍隊。
駐紮在北方的軍隊,大多是大夏中央一系,再加上大量的降兵。
李定國身邊倒不是沒有嫡系軍隊,但是不多了。他很清楚,用他手中這些軍隊,對抗大夏中央的力量,是萬萬不可能有勝算的。
再加上李定國本身也不是一個野心太大的人。他雖然有所不甘心,但是他將這一種不甘心,都放在心底。
表面上不露出一絲,再見張軒的時候,更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
張軒自然不會深究,李定國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立即說道:“衛王已經從襄陽趕往陝西了,留在京師的人將領,僅僅只有孫可望一人了。”
“我那夫人,也是走頭無路,估計想重新啟用孫可望。所以,我想請李兄速速回京,為我穩定人心。”
李定國一聽,心中頓時有一絲苦澀。
他之前與孫可望的關係並不算差,但是而今他卻是不想孫可望出頭的第一人,因為他們兄弟兩人之間的仇恨,早就到了不可能化解的地步。
孫可望得到重用,對李定國影響最大。
因為李定國的基本盤與孫可望的基本盤,有高度重合,但是彼此之間卻基本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李定國說道:“臣遵旨。”
李定國從北京一路八百里加急,不過三日,就到了襄陽,又從襄陽換船,輕舟一躍萬里。從採石磯上岸。
李定國身邊只有百餘親兵,但是打起儀仗進入南京城的時候,一時間南京城萬人空巷。市面上糧食價格應聲而降。
本來慌亂的人心,頓時安分起來。
羅玉嬌聽說之後,長出一口氣。
雖然羅玉嬌當殿殺了吳偉業。雖然以強力手段鎮壓了一波暗流。但是更加讓朝廷與江南士紳的對立與分裂更加嚴重了。